|
徐洪二公再和二詩余亦隨喜 / 作者:劉克莊 |
久愧君恩祿具臣,太倉非有粟陳陳。
立朝到老羞營窟,避客經年少覿鄰。
鶴夜失鳴猶給料,魚寒不食已收綸。
小瓢如璽猶慵佩,何況金龜與玉麟。
|
|
徐洪二公再和二詩余亦隨喜解釋: 《徐洪二公再和二詩余亦隨喜》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久愧君恩祿具臣,
太倉非有粟陳陳。
立朝到老羞營窟,
避客經年少覿鄰。
鶴夜失鳴猶給料,
魚寒不食已收綸。
小瓢如璽猶慵佩,
何況金龜與玉麟。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寫給徐洪二公的回復,表示自己跟隨喜悅地再次和徐洪二公一起作詩。詩人自謙說長久以來一直受到徐洪二公的優厚恩澤,但自己無法像糧倉中堆滿了谷物那樣報答恩情。他在朝廷立功立業,到了晚年仍然羞愧于自己居住的破舊住所,不敢與貴客接觸,以免招人譏笑。就像夜里的鶴失去了鳴叫聲還能得到食物一樣,而魚在寒冷的冬天已經停止進食,收起了漁網。他自比一個小瓢,雖然如同璽玉一般珍貴,卻因懶散而不配佩戴,更不用說金龜和玉麟了。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劉克莊的自謙之心和自我嘲諷,同時也表達了對徐洪二公的敬仰之情。詩人以自己身處卑微的境地和不如意的生活狀況作為表達對象,通過對比來凸顯自己與徐洪二公的差距。他用樸實的語言描繪了自己的居所和生活狀態,強調自己的卑微和不足,以此來贊美徐洪二公的高尚品德和功績。整首詩以自嘲和謙遜的口吻寫出,既表達了對徐洪二公的感激之情,又表現了劉克莊的自省和自我批評。這種自謙的態度和自嘲的幽默給人以親近感,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特有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