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夢得以予五月長齋延僧徒絕賓友見戲十韻 / 作者:白居易 |
賓客懶逢迎,翛然池館清。
檐閑空燕語,林靜未蟬鳴。
葷血還休食,杯觴亦罷傾。
三春多放逸,五月暫修行。
香印朝煙細,紗燈夕焰明。
交游諸長老,師事古先生。
禪后心彌寂,齋來體更輕。
不唯忘肉味,兼擬滅風情。
蒙以聲聞待,難將戲論爭。
虛空若有佛,靈運恐先成。
|
|
酬夢得以予五月長齋延僧徒絕賓友見戲十韻解釋:
《酬夢得以予五月長齋延僧徒絕賓友見戲十韻》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這首詩描寫了作者五月長齋修行的情景,與朋友宴游的場景對比,以及作者對修行的思考和價值觀的表達。
詩中描述了賓客懶散地歡迎,而作者卻專心修行,池館清雅寧靜。盡管檐下的燕子在低語,林中卻沒有蟬鳴。作者戒掉了葷食,不再痛飲,放下了世俗的享受,以修行為目標。三春時節多放逸,而五月則是修行的時間。早晨的佛像香卷緩緩升起,晚上的紗燈明亮如火。作者與長老們交流學問,拜師學道。禪修之后,心靈更加寧靜平和,守齋之時,身體更加輕盈。作者不僅忘卻了嗜肉之味,還打算拋棄塵世的風情。雖然修行是艱難的,但作者愿意接受聲聞并且努力實踐,盡管他清楚這和娛樂戲劇是不相容的。作者認為,如果空靈的佛陀之境存在,恐怕會在修行之前就被庸俗所摧毀。
這首詩意境優美,描繪了清雅寧靜的修行場景與世俗歡愉的對立。作者通過描寫賓客的懶散態度和修行的專注程度,表達了修行的重要性。他不僅要戒除俗世的飲食歡娛,還要戒掉塵世的風情,追求心靈的寂靜。
這首詩充滿了禪意和對修行的思考。作者通過對修行的描寫,呈現了一種追求心靈升華的理念。他表達了對世俗歡愉和塵俗境界的拒絕,呼喚讀者去追求心靈的平和與升華。整首詩寫景真切,情感真摯,語言簡練,節奏流暢,充滿了禪境的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