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史館資政木石尢公三首 / 作者:劉克莊 |
雖云鉤二府,終未到頭聽。
密勿多中赤,淹留了汗青,讒能離主眷,史果有天刑。
太息崇儒世,申公不在廷。
|
|
挽史館資政木石尢公三首解釋: 《挽史館資政木石尢公三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雖然說你曾經鉤弄過兩個府,但最終未能達到最高權位。你不愿意參與政治,但你的才華卻留存于歷史之中。讒言能夠使你遠離朝廷,但歷史終將給予他們應有的懲罰。我深深地嘆息著這個崇尚儒學的時代,因為你這位申公并不在朝廷之中。
詩意:
這首詩詞是對某位名叫尢公的人的挽詞,表達了對他在政治上失意、受到讒言排擠的遺憾與敬意。詩中抒發了詩人對尢公不畏權勢、不屈服于世俗的態度,并對他在儒學上的推崇之情。詩人通過這首挽詞,表達了對尢公的思念和對時代的憂慮。
賞析:
1.痛惜失意的政治生涯:詩中表達了對尢公在政治上未能達到最高官位的遺憾,以及他被讒言排擠、遠離朝廷的無奈。這種情感中流露出對清廉官員的稱贊,對政治環境的憂慮。
2.儒學的推崇:詩中提到的“崇儒世”表達了詩人對尢公在儒學上的高尚品質的贊揚。儒學在宋代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流派,儒士奉行的價值觀念包括忠誠、正直和修養。詩人對尢公的推崇也體現了他對儒學價值的認同。
3.對歷史的思考:詩人通過表達對尢公的思念,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時代的憂慮。他認為尢公的才華和清廉應該得到賞識和重視,而不應該被讒言所抹黑。這種對歷史的思考也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象和人性的關注。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某位政治失意者的挽歌,表達了對他在政治和儒學上的推崇,并對時代風氣和人性的反思。它展現了詩人對清廉官員和儒學價值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對政治斗爭和歷史遺憾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