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高令 / 作者:蘇軾 |
滿地春風掃落花,幾番曾醉長官衙。
詩成錦繡開胸臆,論極冰霜繞齒牙。
別后與誰同把酒,客中無日不思家。
田園知有兒孫委,早晚扁舟到海涯。
|
|
寄高令解釋:
《寄高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地春風掃落花,
幾番曾醉長官衙。
詩成錦繡開胸臆,
論極冰霜繞齒牙。
別后與誰同把酒,
客中無日不思家。
田園知有兒孫委,
早晚扁舟到海涯。
中文譯文:
春風吹滿地,掃落花,
曾多次醉在長官衙。
詩成錦繡般展開胸懷,
言辭冰霜般纏繞齒牙。
分別后與誰共飲美酒,
作為客人,無日不思家。
農田莊稼知道有子孫托付,
早晚乘著小舟到海邊。
詩意:
《寄高令》描述了詩人離開家鄉,身處異鄉的思鄉之情。詩中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以及對離別后與親友共飲的渴望。詩人用風花落盡的景象來象征時光的流轉和離別的無常,以及對家鄉的懷念和思念之情。詩中還表達了詩人對家庭和田園生活的向往,希望能早日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
賞析:
《寄高令》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通過對春風掃落花的描繪,詩人抓住了時光的變遷和瞬息即逝的美好瞬間,以此表達了對離別和歲月流轉的感慨。詩人還通過寫詩創作的形式,將內心的感受轉化為錦繡的詩句,表達出自己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執著。詩中的思鄉之情和對家庭的留戀,以及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展現了詩人對平凡生活的珍視和渴望。整首詩喚起了讀者對故鄉、親情和家庭的回憶和思考,具有濃郁的感傷和懷舊情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