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潮州楊相公繼之書并詩,以此寄之 / 作者:白居易 |
詩情書意兩殷勤,來自天南瘴海濱。
初睹銀鉤還啟齒,細吟瓊什欲沾巾。
鳳池隔絕三千里,蝸舍沈冥十五春。
唯有新昌故園月,至今分照兩鄉人。
|
|
得潮州楊相公繼之書并詩,以此寄之解釋:
《得潮州楊相公繼之書并詩,以此寄之》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我的分析和譯文:
中文譯文:
潮州的楊相公送來了情意綿綿的信和詩,我以此回復他。
他住在天南的瘴海邊,詩中流露了他的思念之情。
初次見到他的銀鉤字跡,我急迫地回復了他的來信,細細吟詠他的詩句,仿佛要沾濕手巾。
離我有三千里遠的鳳池,他的小屋已經離開了陽光十五個春天。
只有新昌的故鄉的月光,至今還在照耀著我們兩地的人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回復潮州的楊相公的作品,表達了他對楊相公的感激和思念之情。楊相公來自遙遠的天南地區,住在瘴海邊,與白居易相隔千里。盡管距離遙遠,但他們通過書信和詩歌傳遞情感,共享心靈的交流。白居易稱贊了楊相公的詩才和文字的美感,同時也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詩中提到的鳳池和蝸舍是指楊相公在潮州的居所。離鳳池有三千里遠,說明白居易與楊相公相距甚遠。蝸舍已經經歷了十五個春天,暗示了時間的流逝。而新昌則是白居易自己的故鄉,月光仍然照耀著兩地的人們,表達了白居易對家鄉的思念和祝福。
詩中流露出白居易深深的情感和友誼,感人而真摯,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和距離的無障礙。同時又反映了白居易對家鄉的深深眷戀之情。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真摯的情感和對友誼的珍視,是一首情感深沉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