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事三首 / 作者:劉克莊 |
家世相傳逢掖衣,如今結果亦隨時。
二三子遂舍瑟作,七十翁方扶杖嬉。
野老憂晴妨寶穡,社人怕雨濕靈旗。
遙知鈴閣無歌管,一點青燈照董帷。
|
|
即事三首解釋: 詩詞:《即事三首》
作者:劉克莊(宋代)
家世相傳逢掖衣,
如今結果亦隨時。
二三子遂舍瑟作,
七十翁方扶杖嬉。
野老憂晴妨寶穡,
社人怕雨濕靈旗。
遙知鈴閣無歌管,
一點青燈照董帷。
中文譯文:
家族世代相傳官服,
如今的結果也隨著時代變遷。
年輕的子弟舍棄音樂而從政,
七十歲的老人才拄著拐杖快樂玩耍。
鄉村老人憂慮晴天會妨礙豐收,
士人擔心雨水會濕透靈旗。
遙遠地知道宮廷里不再奏響歌管,
只有一盞青燈照亮著董帷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比的手法揭示了時代變遷對于家族和社會的影響。作者通過對家族世代相傳的官服的描述,表達了傳統價值觀和家族榮譽的延續。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年輕一代放棄了音樂而從政,而七十歲的老人卻能在晚年找到快樂。
詩中還描繪了鄉村老人和士人面臨的困境。鄉村老人擔心晴天會妨礙農作物的豐收,而士人則擔心雨水會濕透他們在社交場合使用的靈旗,這可以理解為他們對于社會地位和儀式的關切。
最后兩句表達了宮廷的變遷,鈴閣不再奏響歌管,只有一盞青燈照亮著董帷幕。這反映了社會的變遷和宮廷的衰落,宮廷文化的式微。整首詩透過對比和隱喻,呈現出時代變遷對個人和社會的深遠影響,以及傳統文化的漸行漸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