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事三首 / 作者:劉克莊 |
陌上鳴鉦夜向晨,綴行花錦照城闉。
湔裙未免多游女,舍耒深憂有惰民。
史載孝娥今列祀,騷云帝子沒為神。
臘儺固匪儒家法,居魯安能異魯人。
|
|
即事三首解釋: 《即事三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陌上鳴鉦夜向晨,
在街巷上鳴響著清脆的銅鉦,迎接新的一天,
綴行花錦照城闉。
行人身上點綴著五彩斑斕的花錦,映照著城門的闉闉。
湔裙未免多游女,
洗凈裙襦的女子不免多為游手好閑之人,
舍耒深憂有惰民。
舍棄農耕的人們深感憂慮,擔心有太多的懶惰之民。
史載孝娥今列祀,
歷史記載孝娥今天被列為神位,
騷云帝子沒為神。
古代文人提到帝子的名字,形容他失去了神圣的地位。
臘儺固匪儒家法,
臘月的神馬儺在儒家的經典中并不是正統的規定,
居魯安能異魯人。
在魯國居住的人怎么能與眾不同呢?
這首詩通過描繪清晨的景象,展示了城市繁華的一面和社會問題的存在。詩中描述了街巷上的鳴鉦聲和行人身上的花錦,表現了城市的繁忙和熱鬧。然而,作者也提到了一些社會問題,如游手好閑的女子和懶惰的人們,顯示出對社會現象的憂慮和擔心。
接著,詩中提到了孝娥的神位,這是對孝道的贊揚和尊重。然而,作者也提到了帝子失去神圣地位的情況,暗示了社會價值觀的變化和對傳統信仰的質疑。
最后兩句詩提到了臘月的神馬儺,強調了其并非儒家經典所規定的正統信仰,以及在魯國居住的人不應該異于眾人。這表達了作者對于傳統規范和社會價值觀的思考和反思。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城市景象和提及社會問題,反映了宋代社會的繁華和復雜性,同時也折射出作者對于傳統價值觀和規范的思考和質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