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秋夜雨 / 作者:白居易 |
蟋蟀暮啾啾,光陰不少留。
松檐半夜雨,風幌滿床秋。
曙早燈猶在,涼初簟未收。
新晴好天氣,誰伴老人游。
|
|
新秋夜雨解釋:
《新秋夜雨》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蟋蟀在黃昏時分嗡嗡鳴叫,時間匆匆而過不停留。
松樹檐下深夜的雨,風吹簾幕,秋意彌漫房間。
天剛破曉,燈火依舊燃燒,涼意初生,床上的薄席未收拾。
天氣晴朗,新的一天開始了,孤獨的老人要去游玩,誰能陪伴他呢?
詩意:
《新秋夜雨》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通過對蟋蟀、雨水、風和老人的描寫,展現了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孤獨。詩中的蟋蟀和雨聲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它們的存在提醒人們珍惜時間,因為時光匆匆而過,不會停留。松樹檐下的深夜雨和秋風吹拂的簾幕給人一種寂寥和凄涼的感覺,與老人的孤獨相呼應。清晨時分,燈火依舊燃燒,涼意初生,老人想要外出游玩,但他需要伴侶陪伴,詩中表達了老人渴望有人陪伴的心情。
賞析:
《新秋夜雨》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孤獨的思考和感慨。蟋蟀、雨水和風是詩中的象征意象,它們隱喻著時間的流逝和生活的變遷。蟋蟀在黃昏時分的鳴叫提醒人們時光匆匆,不可逆轉。松樹檐下的深夜雨和秋風吹拂的簾幕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與老人的孤獨相呼應,強調了人生中的寂寞和無奈。詩中的老人期待有人陪伴自己去游玩,這是對人際關系和溫暖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活孤獨的深刻感受,通過情景的描繪,使讀者產生共鳴,并引發對生命和人際關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