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園春(再和) / 作者:劉克莊 |
慚愧清朝,罷貢包茅,住發(fā)牙璋。
便羊裘歸去,難留嚴子,牛衣病臥,肯泣王章。
疇昔憂天,如今懷土,田舍雞肥社酒香。
甘雨足,且免扶鉏苦,免踏車忙。
先生少擬荀揚。
晚自覺才衰可斗量。
甚都無白鳳,飛來玄草,亦無紫氣,下燭干將。
待得新亭,倒持手版,何似抽還政事堂。
榮與辱,算到頭由我,不屬蒼蒼。
|
|
沁園春(再和)解釋: 《沁園春(再和)》是劉克莊所寫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對清朝統(tǒng)治的慚愧和對宋朝的懷念之情。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沁園春(再和)
慚愧清朝,罷貢包茅,
住發(fā)牙璋。
便羊裘歸去,難留嚴子,
牛衣病臥,肯泣王章。
疇昔憂天,如今懷土,
田舍雞肥社酒香。
甘雨足,且免扶鉏苦,
免踏車忙。
先生少擬荀揚。
晚自覺才衰可斗量。
甚都無白鳳,飛來玄草,
亦無紫氣,下燭干將。
待得新亭,倒持手版,
何似抽還政事堂。
榮與辱,算到頭由我,
不屬蒼蒼。
中文譯文:
沁園的春天(再和)
我感到慚愧,清朝已經(jīng)罷免了貢賦,
住在發(fā)牙璋(注:地名)。
我將穿著羊裘歸去,難以再留在嚴子(注:地名),
穿著牛衣病臥,豈能泣訴王章(注:王章為清朝官員)。
往昔曾憂慮天下,如今卻懷念故土,
田舍里雞肥酒香。
豐盈的雨水,讓我免去繁重的農(nóng)事勞作,
不再匆忙地踏車。
先生們少有像荀揚那樣的聰明才智。
晚年自知才能已經(jīng)衰退,無法再與人相比。
如今已沒有白鳳(注:指才子)出現(xiàn),而只有默默無聞的人才,
也沒有紫氣降臨,慶幸的是智慧仍在。
等到修建新亭,我會倒持手中的書版(注:指寫作),
與抽還政事堂(注:指清朝政府)大相徑庭。
榮辱算到最后都由我來承受,
不再屬于那蒼蒼的天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劉克莊對清朝統(tǒng)治的慚愧和對宋朝的懷念之情。他以自己的身份和處境來反思時代的變遷和自身的命運。詩中通過對個人遭遇的描寫,表達了對清朝政權(quán)的不滿和對宋朝的向往。
首先,詩中提到了“罷貢包茅”,指的是清朝取消了貢賦制度,這讓作者感到慚愧,同時也意味著他對清朝統(tǒng)治的不滿。接著,他提到了住在發(fā)牙璋,這是一個地名,可能是他隱居的地方,與嚴子相比,作者選擇了離開,表示對清朝政權(quán)的失望。
詩中還描述了作者的身世和境遇,穿著羊裘和牛衣,病臥在床,這些細節(jié)揭示了作者的貧困和疾病,同時也反映了他對時代的無奈和對權(quán)貴的失望。他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來映照整個時代,表達了個體與時代的矛盾和沖突。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絲希望和對故土的懷念。作者懷念田園生活的寧靜和舒適,描述了田舍里雞肥酒香的美好景象,以及甘雨的滋潤使得農(nóng)事減少,免去了辛勞。這些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田園生活的向往。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先生少擬荀揚”,暗指自己的才華和成就不及荀揚。他自覺晚年才藝已遜色于人,但仍然堅持寫作,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慨。他對時代的失望和對個人命運的反思交織在一起,表達了對壯志未酬和才華不得展現(xiàn)的遺憾之情。
最后,詩中出現(xiàn)了“新亭”和“政事堂”的對比。新亭象征著自由的創(chuàng)作空間,作者期待著能夠在那里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才華。與之相對的是政事堂,指的是清朝政府的官僚體制,作者將其與自由的創(chuàng)作相對立,表達了對政府體制的不滿和對自由的渴望。
整首詩詞通過個人的體驗和情感表達了對清朝統(tǒng)治的不滿和對宋朝的懷念之情,同時也探討了個人與時代、個人命運與社會制度之間的關(guān)系。它展示了作者的思想感慨和對自由創(chuàng)作的渴望,具有深刻的時代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