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調二郎神(再和) / 作者:劉克莊 |
黃粱夢覺,忽跳出、北扉西省。
今似得何人,老僧退院,秀才下省。
罷草河西淮南詔,沒一字、諮尚書省學士院文字至朝廷,皆云諮報,不云申也。
已交侶樵漁,免教人道,彌封官省。
多幸。
條冰解去,新銜全省。
笑殺太師光,賜靈壽杖,有詔扶他入省。
死謚醉侯,生封詩伯,此事不關朝省。
便茅屋、送老云邊,也勝倚金華省。
|
|
轉調二郎神(再和)解釋: 《轉調二郎神(再和)》是劉克莊所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粱夢覺,忽跳出、北扉西省。
在黃粱夢中醒來,突然跨出北門西省。
今似得何人,老僧退院,秀才下省。
如今看來是何人,老僧退離廟院,秀才下到省城。
罷草河西淮南詔,沒一字、諮尚書省學士院文字至朝廷,皆云諮報,不云申也。
停止寫作河西淮南的奏章,沒有一字被咨詢尚書省學士院,文字傳到朝廷,都說是咨詢報告,卻不說是申述。
已交侶樵漁,免教人道,彌封官省。多幸。
已經結交了伴侶,不再教導人們,免去了官場之道,多么幸運。
條冰解去,新銜全省。
冰條融化,新的官銜遍布全省。
笑殺太師光,賜靈壽杖,有詔扶他入省。
笑死了太師光,被賜予靈壽的拐杖,有詔令他入朝省。
死謚醉侯,生封詩伯,此事不關朝省。
死后被謚為醉侯,生前被封為詩伯,這些事與朝廷無關。
便茅屋、送老云邊,也勝倚金華省。
即使是茅屋,送老人去云邊,也勝過依靠金華省。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疲憊和厭倦之情。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描繪了一個官員在宦海中的辛酸遭遇。詩中的"黃粱夢"暗指官場的虛幻和不實,而"北扉西省"則象征著進入官場的門檻。作者通過自嘲的口吻,表達了對官場權謀和虛偽的不滿。
詩中提到的"老僧退院,秀才下省",描述了一個僧人離開寺院,一個秀才進入朝廷的情景,暗示了官場和僧院的相似之處,以及作者從僧院到朝廷的轉變。
詩詞中的"笑殺太師光,賜靈壽杖"表達了作者對官場權貴的諷刺和嘲笑,以及他對自己境遇的無奈和無力感。最后幾句詩中,作者通過對比茅屋和金華省,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簡樸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對官場的揭示和批判,展現了作者對官場的不滿和對真實自我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簡單生活和真情實感的向往。這是一首頗具諷刺意味的詩詞,通過鮮明的對比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作者獨特的觀點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