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玉面貍 / 作者:蘇軾 |
北距飛狐信未通,夜來縛到稿街東。
千年妖幼誰家婦,一國蒙茸無是公。
丘首可憐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風。
長纓俘獻埋輪使,未問豺狼問此翁。
|
|
送玉面貍解釋:
《送玉面貍》是蘇軾的一首詩,它描述了玉面貍被捕后被送往京城的情景,并表達了對玉面貍被囚禁和遭受不公的同情和憤慨。
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北方距飛狐信未通,
夜晚來到稿街東。
千年妖幼誰家婦,
一國蒙茸無是公。
丘首可憐迷故土,
帝羓空用起腥風。
長纓俘獻埋輪使,
未問豺狼問此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玉面貍被捕后送往京城的情景,表達了對玉面貍遭受囚禁和不公待遇的同情和憤慨之情。詩中的"玉面貍"是指一種傳說中美麗而機智的狐貍精,被囚禁在京城后,作者表達了對她的憐憫和對現實社會不公的批判。
首先,詩中提到北方距飛狐信未通,意味著玉面貍被困在北方,無法與外界聯系。夜晚來到稿街東,暗示她被帶往京城并被囚禁。
接著,詩中提到千年妖幼誰家婦、一國蒙茸無是公,表達了對玉面貍的同情。她是一個千年的妖精,卻被當作了家庭婦女般的囚禁,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
詩中還提到丘首可憐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風,表達了對玉面貍被遠離故土、被迫改變自己的命運的悲哀。她作為妖精,本應自在自由地生活在自己的領地上,但如今卻迷失了故土,并在京城中受盡了壓迫和困苦。
最后兩句詩長纓俘獻埋輪使,未問豺狼問此翁,表達了對囚禁玉面貍的人們的不滿和憤慨。作者指責那些豺狼般的人們,他們不去詢問被囚禁的玉面貍的真實情況,而只關心自己的私利。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深沉的語言和詩意,表達了對囚禁和不公的憤慨,同時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對自由的渴望。通過描繪玉面貍的遭遇,蘇軾寄托了對社會不公和對個體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