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前古檜 / 作者:蘇軾 |
當年雙檜是雙音,相對無言老更恭。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兩蒼龍。
|
|
塔前古檜解釋:
《塔前古檜》是蘇軾宋代時期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當年雙檜是雙音,
相對無言老更恭。
庭雪到腰埋不死,
如今化作兩蒼龍。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棵古老的檜樹(古代稱柏樹為檜)在塔前的景象。詩人借用檜樹的形象,表達了歲月更迭、事物變遷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通過描繪古檜樹的變化,抒發(fā)了詩人對光陰流逝和生命的感慨。下面是對每句詩句的具體解析:
當年雙檜是雙音,
"當年"指的是過去的時光,"雙檜"指的是兩棵檜樹。"是雙音"表示兩棵檜樹在過去是一起鳴叫的,這里可以理解為它們在過去一起生長、相互陪伴。
相對無言老更恭。
"相對無言"表示古檜樹在塔前相對而立,不言不語。"老更恭"則表達了檜樹的老態(tài),以及它們在歲月中更加莊重、恭敬。
庭雪到腰埋不死,
"庭雪"指的是飄落在庭院中的大雪。"到腰埋"形容雪的厚度,意味著大雪覆蓋了檜樹的底部。"不死"表示檜樹即便被大雪覆蓋,仍然不會死亡,展現(xiàn)了檜樹的堅韌和生命力。
如今化作兩蒼龍。
"如今"指的是現(xiàn)在,"兩蒼龍"指的是檜樹的枝干。這里將檜樹的枝干比喻為兩條蒼龍,顯現(xiàn)出檜樹的威嚴和雄壯。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古檜樹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逝和事物變遷的思考。檜樹作為一個象征,展現(xiàn)了堅韌不拔、莊重恭敬的品質,同時也傳遞了人生的哲理和哀怨之情。這種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借物抒懷的手法,是蘇軾詩詞中常見的表現(xiàn)方式,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