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夏同諸校正游開元觀,因宿玩月 / 作者:白居易 |
我與二三子,策名在京師。
官小無職事,閑于為客時。
沉沉道觀中,心賞期在茲。
到門車馬回,入院巾杖隨。
清和四月初,樹木正華滋。
風清新葉影,鳥戀殘花枝。
向夕天又晴,東南馀霞披。
置酒西廊下,待月杯行遲。
須臾金魄生,若與吾徒期。
光華一照耀,殿角相參差。
終夜清景前,笑歌不知疲。
長安名利地,此興幾人知。
|
|
首夏同諸校正游開元觀,因宿玩月解釋:
《首夏同諸校正游開元觀,因宿玩月》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與二三子,策名在京師。
官小無職事,閑于為客時。
沉沉道觀中,心賞期在茲。
到門車馬回,入院巾杖隨。
清和四月初,樹木正華滋。
風清新葉影,鳥戀殘花枝。
向夕天又晴,東南馀霞披。
置酒西廊下,待月杯行遲。
須臾金魄生,若與吾徒期。
光華一照耀,殿角相參差。
終夜清景前,笑歌不知疲。
長安名利地,此興幾人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白居易與二三位朋友一起游覽開元觀并在那里過夜的情景。白居易自稱官位微小,無職務可言,平時閑暇時光就喜歡充當客人。他們沉浸在道觀的寧靜中,心情愉悅,期待著一同欣賞月亮的到來。當他們回到道觀的門口時,車馬停下,巾杖隨身,一起步入院落。在這清和四月初的時候,樹木正在茂盛生長,微風拂過,新葉的影子在地上搖曳,鳥兒依偎在殘存的花枝上。天色漸漸晚了,夕陽又一次晴朗,東南方的余霞映照著整個天空。他們擺下酒宴在西廊下,等待月亮的升起,杯中的酒也慢慢喝光。不久,明亮的月光出現,仿佛與他們心心相約。月光照耀下,殿角的陰影交錯交錯。整個夜晚,他們欣賞著清新的景色,笑著唱歌,樂不思蜀。在繁華熱鬧的長安城中,這樣的情趣和興致又有幾人能夠理解呢?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詩人與朋友們在開元觀的夏夜歡愉。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初夏時節的寧靜和生機盎然的景象。從詩中可以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寧靜與喜悅,他們拋開了塵世的繁忙與功名利祿的紛擾,專注于享受與朋友們的歡聚時光。詩人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樹木的新葉、鳥兒的舞動和夜晚明亮的月光,使讀者仿佛置身于詩中的景象之中。詩人在詩中也表達了對自然和友誼的贊美,以及對純粹歡樂時光的珍惜。整首詩以清新、明朗、歡快的語言風格,展示了作者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通過這樣一幅夏夜的圖景,詩人給予讀者一種寧靜祥和、純凈美好的感受,同時也呼喚人們珍惜友誼和純真歡愉的時刻。
白居易的《首夏同諸校正游開元觀,因宿玩月》以其簡潔明快的語言和深情熱烈的情感,展現了唐代士人追求自然、追求友誼和追求內心寧靜的精神追求。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夏夜景象,同時也透露出對煩惱紛擾的社會現實的抱怨,倡導人們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真摯的友誼。這種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情的珍視,使得這首詩具有深遠的意義,引人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