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栽杉 / 作者:白居易 |
勁葉森利劍,孤莖挺端標。
才高四五尺,勢若干青霄。
移栽東窗前,愛爾寒不凋。
病夫臥相對,日夕閑蕭蕭。
昨為山中樹,今為檐下條。
雖然遇賞玩,無乃近塵囂。
猶勝澗谷底,埋沒隨眾樵。
不見郁郁松,委質山上苗。
|
|
栽杉解釋:
《栽杉》
勁葉森利劍,孤莖挺端標。
才高四五尺,勢若干青霄。
移栽東窗前,愛爾寒不凋。
病夫臥相對,日夕閑蕭蕭。
昨為山中樹,今為檐下條。
雖然遇賞玩,無乃近塵囂。
猶勝澗谷底,埋沒隨眾樵。
不見郁郁松,委質山上苗。
中文譯文:
挺拔的葉子像利劍一樣茂密,孤立的莖干直立標志。
高大的身軀四五尺,勢態仿佛貫穿青天。
移植在東窗前,我愛你不畏嚴寒而凋落。
病弱的我與你相對臥,日夕之間靜謐而悠揚。
昔日你是山中的樹,今朝成了檐下的條。
雖然受到賞玩,但無意接近塵囂。
仍勝過深谷底部,淹沒在眾多樵夫之間。
看不見郁郁蔥蘢的松樹,委身山上的嫩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的作品,以描寫一棵移植的杉樹為題材。詩中通過描繪樹的形態和環境轉變,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以及對純潔和孤獨狀態的追求。
詩中的杉樹形態威武挺拔,勁葉茂密,孤莖直立,給人以勇猛有力的感覺。樹高四五尺,勢如穿越青天,展現了其雄偉的氣勢。移植在東窗前,即使遇到嚴寒的冬天,樹仍然保持著生機,不凋落,表達了作者對堅韌和不屈的贊美。
詩中的病弱之人與杉樹相對臥,共同經歷著安靜而悠揚的日夜。這種對病患的描繪,表達了疾病中的寧靜和對生活的深思。
在詩的結尾,作者反思了杉樹的轉變。昔日它是山中郁郁蔥蘢的樹木,而今天它成了檐下的一根木條。盡管杉樹在檐下受到了人們的賞識,但作者認為它仍然勝過深谷中的其他樹木,因為它保持了自己的純潔和孤獨,沒有被塵囂所侵擾。
整首詩通過對杉樹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對純潔和孤獨狀態的向往。詩中展示了杉樹在不同環境中的堅韌和生命力,以及作者對安靜和深思的追求。通過對樹木形態的描述,詩人抒發了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純潔、孤獨的向往之情,使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內心的寧靜和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