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門路 / 作者:劉駕 |
青門有歸路,坦坦高槐下。
貧賤自恥歸,此地誰留我。
門開送客去,落日懶回馬。
旅食帝城中,不如遠游者。
舟成于陸地,風水終相假。
吾道諒如斯,立身無茍且。
|
|
青門路解釋: 《青門路》是一首唐代劉駕創作的詩詞。詩中描繪了作者在青門的歸鄉之路,以及他對貧賤和遠離帝城的態度。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青門有歸路,坦坦高槐下。
貧賤自恥歸,此地誰留我。
門開送客去,落日懶回馬。
旅食帝城中,不如遠游者。
舟成于陸地,風水終相假。
吾道諒如斯,立身無茍且。
詩意:
這首詩詞以青門為背景,描繪了作者歸鄉的道路。詩人心懷自卑,因為他貧窮,但他仍然選擇回到故鄉。他問自己,在這個地方,誰會留下我呢?盡管門戶敞開,以送別別人離開,但落日時分,他卻懶得回去。他認為在帝城里生活的那些旅行者,他們吃著食物,住在宮廷,遠不及那些遠行的人們來的好。他展示了自己的堅持,宣稱他的道路是堅定不移的,他堅決不會屈服。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歸鄉之路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個人處境和遠離塵世的思考。作者選擇回到故鄉,盡管他貧窮,批評了那些在帝城中生活的人,他們固步自封,沒有真正的追求。詩人表達了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和立身之道,他堅守自己的原則,不隨波逐流。
通過描繪大自然的景色,如高聳的槐樹和落日的余暉,與詩人內心的獨立觀念相結合,詩詞傳達了一種自由自在的情感。作者選擇了較為貧窮的歸鄉之路,而不是留在帝城過著顯赫的生活,這顯示出他對物質享受的冷漠,對崇高理想的追求。詩人用簡潔而富有意味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對自由追求的渴望。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一種崇尚自由與獨立思想的精神,以及對追求真正價值的渴望。它呼應了唐代文化中許多詩人的追求,他們在面對社會規范和虛榮的限制時,堅守自己的理想,并追求內心的自由。《青門路》被認為是一首具有獨立思想的優秀詩詞之一,它令人回味并引發了讀者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