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宗皇帝挽詞五首 / 作者:王珪 |
一夜催仙杖,悲聲到九宸。
玉階猶報曉,金殿不知春。
碧海無來使,青宮有舊臣。
華封曾未幸,應誤祝堯人。
|
|
英宗皇帝挽詞五首解釋: 《英宗皇帝挽詞五首》是宋代王珪所作的五首挽詞。這首詩詞表達了英宗皇帝的離世所帶來的悲痛和遺憾之情。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一夜催仙杖,悲聲到九宸。
在這一夜里,仙人的杖催促著皇帝升仙,悲傷的聲音傳到了九重宮闕。
詩意:作者以詩情畫意的方式描繪了英宗皇帝臨終的場景,表達了對皇帝的深深懷念和悲痛之情。
玉階猶報曉,金殿不知春。
玉階上的雞鳴聲還在報曉,金殿中卻不知道春天來臨。
詩意:皇帝逝世后,時間依然流轉,黎明時分的雞鳴聲昭示著新的一天的開始,但是皇帝已經(jīng)不在了,他無法親身感受到春天的到來。
碧海無來使,青宮有舊臣。
碧海上沒有使者來傳達皇帝的遺命,而青宮中卻有舊臣仍然侍奉著。
詩意:皇帝已經(jīng)逝去,海外的使者卻沒有到來,表明了他的聲望和統(tǒng)治力的凋零。然而,青宮中仍然有忠誠的舊臣們在守護著這個已故的皇帝。
華封曾未幸,應誤祝堯人。
皇帝曾經(jīng)未能獲得華封之福,這可能是因為皇帝的功德還不足以得到天命的賞識。
詩意:皇帝未能獲得華封,暗示了他在位時的不幸和遺憾。作者以此表達了對皇帝的同情和對皇帝未能成就偉業(yè)的遺憾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英宗皇帝逝世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皇帝的深深懷念和悲痛之情。詩中的景物和意象與皇帝的離世相呼應,展現(xiàn)了皇帝的威嚴與悲涼,同時也凸顯了作者對皇帝未能完成宏偉事業(yè)的遺憾和惋惜。整首詩詞以簡練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對英宗皇帝的追思和對他的人生際遇的反思,展現(xiàn)了宋代社會的政治氛圍和皇帝的權力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