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題 / 作者:王珪 |
初見迎春識春新,欲插迎春驚春半。
朱門深鎖不知春,苒苒年光暗中換。
|
|
失題解釋: 《失題》是宋代文人王珪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述春天的變遷,表達了人事流轉(zhuǎn)、歲月更迭的主題。
詩詞的中文譯文:
初見迎春識春新,
欲插迎春驚春半。
朱門深鎖不知春,
苒苒年光暗中換。
詩意和賞析:
《失題》以春天為背景,揭示了人們對于光陰流逝和歲月更迭的感慨。詩的開篇,“初見迎春識春新”,表達了詩人初次見到春天時的喜悅和對春天的熟悉感,彰顯了對春天生機勃勃、煥然一新的認識。
接著,“欲插迎春驚春半”,描繪了詩人想要采擷春花的時候,春天已經(jīng)過去了一半。這句詩以春花的短暫盛開暗喻人生短暫,強調(diào)了時間的匆匆流逝和人們對光陰易逝的感慨。
下一句“朱門深鎖不知春”,通過描寫“朱門深鎖”來暗示富貴人家常年關起門戶,對春天的變化和外界的事物缺乏敏感。這句詩道出了社會上一些人對于自然和生活的疏離,也提醒人們要關注自然的變化和生活的美好。
最后一句“苒苒年光暗中換”,通過運用苒苒(不斷流逝)形容年光,表達了歲月的流轉(zhuǎn)和時間的無情。這句詩以暗中換喻指的是時間的無聲轉(zhuǎn)變,暗示了人們在繁忙中錯過了許多美好的事物,呼喚人們要珍惜時間,把握當下。
《失題》通過描繪春天的變遷和人們對光陰易逝的感嘆,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時間流逝的思考。詩人通過春天的形象,寄托了人們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于時間流逝的憂慮,呼喚人們要珍惜當下,把握時間,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