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人聞雁二首 / 作者:王珪 |
岑寂夜將半,一聲來枕前。
無風起群籟,有月在中天。
行子夢初斷,故鄉書未傳。
不須聞別鶴,危涕已潸然。
|
|
和人聞雁二首解釋: 《和人聞雁二首》是宋代王珪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閑寂的夜已過了一半,突然有一聲鵝鳴傳到我枕前。沒有風起揚起群鳥的聲音,只有明月懸掛在高空。旅途中的子弟夢境剛剛中斷,家鄉的書信還未傳來。此時不需要再聽到別離的鶴鳴聲,我已經忍不住淚水涌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出了夜晚的寧靜和寂寞,以及因為聽到鵝鳴而引發的離愁別緒。詩人在深夜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寧靜,沒有風聲,只有月亮高懸天空。在這樣的環境中,一聲鵝鳴突然打破了寧靜,引起了詩人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人在外行走,夢想中斷,沒有收到來自家鄉的書信,這增加了他的離愁別緒。詩人說不需要再聽到別離的鶴鳴聲,表達了他內心的悲傷已經達到了極點,淚水已經止不住地流淌。
這首詩通過對夜晚的描繪和鵝鳴的突然出現,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思鄉和離愁之情。寧靜的夜晚和孤寂的環境為詩人的情感提供了一個引發思考和回憶的空間。詩人深情而悲傷地表達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現出他在外行走的辛酸和無奈。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明快的節奏,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愁緒。
這首詩詞在藝術上注重抒發詩人內心情感,描繪了夜晚的靜謐和思鄉的情愫。同時,通過對自然元素的描繪,如無風和明月,進一步增強了詩人的孤獨感和離愁之情。整首詩行亦順暢流暢,押韻工整,節奏明快,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