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呈永叔書事 / 作者:王珪 |
詔書初捧下西廂,重棘連催暮鑰忙。
綠繡珥貂留帝詔,紫衣鋪案拜宸香。
卷如驟雨收聲急,筆似飛泉落勢長。
十五年前出門下,最榮今日預(yù)東堂。
|
|
呈永叔書事解釋: 《呈永叔書事》是宋代文官王珪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dá)了作者對自己官位晉升的喜悅和感慨之情。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呈永叔書事
詔書初捧下西廂,
重棘連催暮鑰忙。
綠繡珥貂留帝詔,
紫衣鋪案拜宸香。
卷如驟雨收聲急,
筆似飛泉落勢長。
十五年前出門下,
最榮今日預(yù)東堂。
譯文:
奉上永叔書事
詔書初次送至西閣,
重重障礙催促把夜鑰。
綠色繡珥貂裘留下,
紫色衣袍擺開拜宸香。
紙卷猶如疾雨收聲急促,
筆法仿佛飛泉落勢悠長。
十五年前出門謁官府,
如今最為光榮預(yù)東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王珪收到官方詔書的場景,表達(dá)了他對晉升官職的喜悅和感慨之情。詩的開頭描述了詔書初次送到作者的書房,但是由于重重障礙和時間的緊迫,使得官職的晉升顯得非常重要和緊迫。接著,作者以華麗的描寫手法,描述了寶貴的綠色繡珥貂裘和紫色衣袍,以及在官方的命令下擺開的拜宸香的場景。
在描寫手法上,作者運(yùn)用了對比和比喻等修辭手法。他將紙卷比作驟雨,形容其快速而急促的收起聲音;而筆法則被比作飛泉,形容其下落的勢頭長遠(yuǎn)而悠長。
最后兩句表達(dá)了作者從出門下開始的十五年時間,經(jīng)歷了種種辛苦和努力,如今終于取得了在東堂預(yù)受官職的最高榮譽(yù)。這表達(dá)了作者在官場上的成就感和對自己辛勤努力的肯定。
整首詩詞通過精細(xì)的描寫和對比,展示了作者在官場上的喜悅和對晉升的感慨,同時也折射出宋代士人追求官職和功名的心態(tà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