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董儒促二首 / 作者:王珪 |
復憶同游處,經春在武林。
湖光浮鹢凈,山木坐猿深。
事往惟詩在,悲來吒夢尋。
朋知零落盡,投老若為心。
|
|
挽董儒促二首解釋: 《挽董儒促二首》是宋代王珪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挽董儒促二首
復憶同游處,經春在武林。
湖光浮鹢凈,山木坐猿深。
事往惟詩在,悲來吒夢尋。
朋知零落盡,投老若為心。
譯文:
回憶起與董儒、促兩位朋友一同游玩的地方,在春天經歷了一番在武林山間的時光。
湖水上的光芒映照著飛翔的鹢鳥,它們在湖面上顯得格外純凈;山中的樹木環繞著猿猴,它們深深地坐在其中。
往事逝去,唯有詩歌依然存在,當悲傷降臨時,我吟詠詩篇來尋找夢中的蹤跡。
朋友們知道的共同理解已經逐漸消散,我感到自己漸漸老去,只有投身于詩歌之中才能找到心靈的歸宿。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與朋友們一同游玩時光的回憶,以及對逝去歲月、友情消逝和自身老去的思考與感慨。詩中通過描繪湖光和山木的景象,表現出自然的寧靜和恒久,與人事的變遷形成鮮明對比。作者在悲傷中尋找夢中的寄托,將詩歌作為撫慰內心、追尋真實的途徑。
賞析:
《挽董儒促二首》以簡練而含蓄的語言,將自然景物與人生哲理相結合,通過描寫和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友情消逝的感慨以及對詩歌的堅守。詩中的湖光、山木等自然元素,以及鹢鳥、猿猴等動物形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象的細致觀察和深情體驗。同時,通過"事往惟詩在"、"悲來吒夢尋"等詩句,表現了詩歌作為心靈寄托和追求真實的重要意義。最后兩句"朋知零落盡,投老若為心",則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凋零和對自己年華逝去的思考,詩意深遠而感人。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流露出作者深刻的感情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回味和思索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