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范景仁正議致政歸潁昌 / 作者:王珪 |
十年漢殿辭榮去,潁水今歸作故鄉。
曾賦洞簫真蜀客,能吟夜雨勝何郎。
放懷云外追黃鵠,別夢春深過玉堂。
可惜當年掛冠早,華星不及到文昌。
|
|
送范景仁正議致政歸潁昌解釋: 《送范景仁正議致政歸潁昌》是宋代王珪所作,詩中描述了范景仁離開京都返回故鄉潁昌的場景。以下是針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榮譽離去了十年的漢殿辭,
如今范景仁回到了潁水故鄉。
他曾賦詩,被譽為真正的蜀客,
能夠吟唱夜雨,超越了何郎。
他放下了顧忌,追逐黃鵠的飛翔,
離別的夢在春天深處穿越玉堂。
可惜他年輕時就放棄了官職,
沒有成為輝煌的文昌之星。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范景仁離開京都、歸鄉的情景,表達了離別與懷念之情。范景仁曾經是一位有才華的文人,他的詩文被認為是真正的蜀地才子之作。他能夠吟唱夜雨,超越了同輩的才子何郎。在回到故鄉的路上,他放下了顧忌,放浪形骸地追逐黃鵠的飛翔,象征著他放飛自我、追求自由的心境。然而,詩中也透露出對過去放棄官職的遺憾,他沒有成為輝煌的文昌之星,這是一種對年少時機遇的失去的嘆息。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范景仁離開京都歸鄉的場景,展現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懷舊之情和對未來的一種無奈。詩詞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如潁水、夜雨、黃鵠等,通過這些自然景物的描繪,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表達。詩人通過對范景仁的描寫,折射出自己對名利與官職的矛盾心態,以及對過去選擇的反思和遺憾之情。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抉擇和命運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生態度的某種普遍性,具有一定的時代特色和文化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