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潘昌朝 / 作者:王珪 |
道德諸儒表,文章大雅人。
杏園三月暮,花縣一回春。
脫屣官情薄,轉頭時事新。
猗蘭芳未沫,世業不沈淪。
|
|
挽潘昌朝解釋: 《挽潘昌朝》是一首宋代王珪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杏園三月暮,花縣一回春。
在三月的暮色中,杏園中的景象給人一種迷人的春意。這里所說的“花縣”可能指的是一個以花卉種植聞名的地方。詩人通過描繪春日的景色,展現了生機勃勃的景象,給人帶來一種愉悅和喜悅的感覺。
脫屣官情薄,轉頭時事新。
詩中提到的“脫屣官”指的是詩人自己,這里的“脫屣”意為除去官袍,暗示詩人已離開官職。作者表達了對官場的冷淡和對時事變遷的關注。他強調了官場的虛浮和浮躁,認為其中的情感是薄弱的。與此同時,詩人意識到時代在變遷,新的時事正在發生,他以轉變的眼光審視著社會現實。
猗蘭芳未沫,世業不沈淪。
“猗蘭芳未沫”這句詩意蘊含豐富,猗蘭是一種香草植物,表示詩人的才華和文采尚未完全展現。這句詩意呼應了上一句中提到的官場虛浮,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期望和努力。而“世業不沈淪”則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信心,認為自己的事業不會失敗或沉淪。這句詩意中蘊含著對個人命運和社會命運的關注。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日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官場的冷淡和對時事變遷的關注。他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表達了自己對道德品質和文化修養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寄托了詩人對個人和社會的期望,展示了宋代士人的風采和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