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凈院避暑呈陸子履學士 / 作者:王珪 |
九衢車馬囂囂地,偶過禪房得暫間。
畏景未移天正午,涼風已到殿中間。
瓜余玉箸鹢煩肺,冰滿銀壺照病顏。
向晚斗城趨禁直,怳疑身不在塵寰。
|
|
普凈院避暑呈陸子履學士解釋: 《普凈院避暑呈陸子履學士》是宋代王珪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炎熱的夏天里來到普凈院避暑的情景,表達了他對清涼的渴望和對禪房的贊美。
詩詞中描繪了忙碌的車馬在繁忙的大街上嘈雜行駛,作者偶然經過禪房,得以暫時停留。雖然正午的烈日仍然讓人感到炎熱,但涼風已經吹進了殿中間,給人一絲清涼。
詩中以瓜和玉箸、鹢和煩肺、冰和銀壺作對比,瓜和箸象征著夏季的熱氣和俗世的煩擾,而鹢和煩肺則象征著涼爽和寧靜。冰滿銀壺的形象照亮了病患者的臉龐,也表達了作者對清涼的渴望和對疾病的撫慰。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在傍晚時分匆忙前往斗城,趨向禁直的情景。這里的斗城和禁直都是指官府,作者在急速行進的過程中,產生了一種錯覺,仿佛自己的身體并不在塵世之中。
整首詩以寥寥數語,描繪出一個夏日避暑的場景。作者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對清涼的渴望、對禪房的贊美以及對塵世的疑惑。這首詩既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禪宗的熱愛,又通過對疾病和塵世的思考,蘊含了一種超脫塵俗的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