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字卷子 / 作者:王珪 |
文昌清曉漏聲疏,曾看飛泉落筆初。
詩人池塘似靈運,賦傳宮殿學相如。
春官不下真朱點,陰注將成淡墨書。
見說丹臺名第一,蕊章須詔侍嚴徐。
|
|
仁字卷子解釋: 《仁字卷子》是宋代王珪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象,以及對文學和政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文昌清曉漏聲疏,
曾看飛泉落筆初。
詩人池塘似靈運,
賦傳宮殿學相如。
春官不下真朱點,
陰注將成淡墨書。
見說丹臺名第一,
蕊章須詔侍嚴徐。
詩意和賞析:
《仁字卷子》通過對清晨景色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文學和政治的思考。詩人描述了清晨鐘聲稀疏,仿佛文昌之氣在清晨中彌漫。他曾目睹過飛泉的奔騰,感嘆自己筆墨的初學之初。
詩中提到的池塘如同靈運,意味著詩人將自己的文學才華比喻為一池清泉,具有靈動的力量。而賦傳宮殿學相如,則表達了詩人對文學傳承的重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傳世,如同古代文學家相如一樣。
接著,詩中提到了春官不下真朱點,陰注將成淡墨書。這里描繪了詩人在創作過程中的困境和挑戰。春官不下真朱點,意味著詩人在書寫時缺乏靈感和自信,而陰注將成淡墨書,則表示詩人的作品可能無法得到應有的賞識和認可。
最后兩句提到了丹臺名第一,蕊章須詔侍嚴徐。詩人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在丹臺中獲得第一的美譽,希望自己的才華得到皇帝嚴徐的賞識和關注。這里既有對文學成就的追求,也體現了詩人對政治地位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清晨景色的描繪,以及對文學和政治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文學創作和政治成就的渴望。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種對于創作過程中困難和挑戰的思考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