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渭村酬李二十見寄 / 作者:白居易 |
百里音書何太遲,暮秋把得暮春詩。
柳條綠日君相憶,梨葉紅時我始知。
莫嘆學官貧冷落,猶勝村客病支離。
形容意緒遙看取,不似華陽觀里時。
|
|
渭村酬李二十見寄解釋:
《渭村酬李二十見寄》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詩。詩中主要描述了詩人與好友李二十的通信和感慨。
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百里音書何太遲,
暮秋把得暮春詩。
柳條綠日君相憶,
梨葉紅時我始知。
莫嘆學官貧冷落,
猶勝村客病支離。
形容意緒遙看取,
不似華陽觀里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以詩人李二十的來信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思念和感慨。
首先,詩人感嘆李二十的來信遲到了,他在暮秋時才收到了春天的詩句。這里暗示了詩人對時間的流逝的感慨,也表達了他對李二十的思念之情。
接下來,詩人用柳條變綠來表達李二十對他的思念。柳條綠色的時候,說明李二十仍然記得詩人,思念之情依然存在。而梨葉變紅時,詩人才開始意識到自己對李二十的思念。這里通過柳條和梨葉的顏色變化暗示了詩人內心的感受變化。
在下一節,詩人勸告李二十不要抱怨自己貧窮和冷落,因為即便是如此,他們還是比那些病重離散的村客要好。詩人并沒有將此寫為自我抱怨的契機,而是以李二十的境遇襯托出自己尚有余溫。
最后,詩人以華陽觀里的景象對比自己的境遇。形容和意緒通過遙遠的目光來看取,與當時的華陽觀相比,詩人的心境與景象已經有了不同。這是對自身閱歷與經歷的反思,也是對友情和人生的一種思考。
這首詩雖然簡短,但通過詩人對友情的思念和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展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和對友情的真摯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