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時春(見殘梅) / 作者:王質 |
標格風流前輩。
才瞥見春風,蕭然無對。
只有月娥心不退。
依舊斷橋,橫在流水。
我亦共、月娥同意。
肯將情移在,粗紅俗翠。
除丁香薔薇酴醿外。
便做花王,不是此輩。
|
|
鳳時春(見殘梅)解釋: 《鳳時春(見殘梅)》是一首宋代王質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鳳凰時節春風起,
我這平凡之輩,
偶然見到了春風的颯爽,
它獨自飄蕩,無可匹敵。
只有月娥的心不曾離去,
她仍然守在斷橋上,
橫在流水之上。
我也與她共同認同,
愿情感流轉于這粗糙的紅花和普通的翠葉之間。
除了丁香、薔薇、酒釀之外,
我愿成為花中的王者,
不屬于這等平庸之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鳳凰時節的春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春風的贊美與感嘆。作者自稱為平凡之輩,但他突然感受到了春風的雄壯與獨特,使他感到無法與之相比。詩中提到的月娥是一個象征性的角色,她的心沒有離開斷橋,意味著她對美好事物的忠誠和執著。作者與月娥有著共同的認同,認為情感應該流轉在粗糙的紅花和普通的翠葉之間,而不僅僅局限于丁香、薔薇和美酒之中。最后,作者表示自己愿意成為花中的王者,超越平庸,并不屬于那些平凡之輩。
這首詩通過對春風和月娥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平庸的厭倦。它融合了自然景物和情感境界,展現了作者對于美的獨特感受和對于高尚境界的向往。整首詩既有對春風的贊美與自省,也有對于個體追求與超越的思考,給人一種清新、高雅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