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蘭舟(譙天授畫像) / 作者:王質 |
蕭蕭烏帽黃衫。
煙水拍云巖。
風清月白,一雙碧眼瑩秋潭。
四海九州,茫茫東北,渺渺西南。
松霜杉露毿毿。
龍門隔如參井,青城佳氣與天參。
蔽山充野,牡丹紅外茯苓甘。
鶴頂凝丹,隙駒蹀_,盡百年閑。
乾坤云海風帆。
譙名定,涪陵人。
受道于伊川。
后棄鄉里,隱河洛。
復歸蜀,居青城之老人村,至今尚存。
|
|
泛蘭舟(譙天授畫像)解釋: 《泛蘭舟(譙天授畫像)》是宋代王質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蕭蕭烏帽黃衫,
煙水拍云巖。
風清月白,
一雙碧眼瑩秋潭。
四海九州,
茫茫東北,渺渺西南。
松霜杉露毿毿,
龍門隔如參井,青城佳氣與天參。
蔽山充野,
牡丹紅外茯苓甘。
鶴頂凝丹,
隙駒蹀_,盡百年閑。
乾坤云海風帆,
譙名定,涪陵人。
受道于伊川,
后棄鄉里,隱河洛。
復歸蜀,居青城之老人村,至今尚存。
譯文:
蒼涼的黑色帽子和黃色衣袍,
湖水拍打著云巖。
清風明月,
一雙明亮的碧眼像秋天的湖面一樣清澈。
四海九州,
東北茫茫,西南渺渺。
松樹上的霜和杉樹上的露水微微滴落,
龍門像參井一樣遙遠,青城的美景與天空相似。
山脈遮擋了視野,
紅色的牡丹開在茯苓外面,芬芳可口。
鶴頂上凝結了紅色的丹藥,
馬兒在空隙中輕盈地走動,度過百年的閑暇。
天地間的云海和風帆,
譙名已經傳揚開來,他是涪陵的人。
他在伊川受到道義的影響,
后來離開了家鄉,隱居在河洛。
后來他回到蜀地,在青城的老人村居住,至今仍然存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譙天授畫像的景象以及王質對譙天授的贊美之情。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譙天授的景仰和欽佩之情。
詩詞開篇述說了譙天授的外貌特征,他戴著黑色的烏帽,穿著黃色的衣袍。接著描述了湖水拍打云巖的景象,以及清風明月的美好景色。通過描繪碧眼,表達了譙天授的明亮和智慧。
接下來,詩中通過描述四海九州的遼闊和東北、西南的遙遠,以及松樹上的霜和杉樹上的露水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譙天授的博學和廣泛的影響力。龍門、青城等地名的提及,進一步增加了詩的意象和空靈感。
詩的后半部分以自然景觀中的山、花、鶴等元素來贊美譙天授的高尚品質和長壽。最后一句表明了譙天授的名字已經傳揚開來,他是涪陵的人,受到了伊川道義的影響。他離開了家鄉,隱居在河洛,后來回到蜀地,在青城的老人村居住,并且至今仍然存在。
整篇詩詞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譙天授的贊美,展現了作者對譙天授的景仰和欽佩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富有意象和抒情的語言,給人以美感和思考空間。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的細膩刻畫,詩詞傳遞出一種寧靜、高遠和超越塵世的意境,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譙天授的敬仰和對自然的贊美。
此外,詩詞中還展示了王質對神秘、長壽和高尚品質的向往。通過描繪山、花、鶴等象征長壽和高尚的元素,表達了對譙天授的仰慕和對人生境界的追求。整篇詩詞流暢自然,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間,是一首具有情感和藝術價值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