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報恩寺精舍 / 作者:暢當 |
鐘梵送沈景,星多露漸光。
風中蘭靡靡,月下樹蒼蒼。
夜殿若山橫,深松如澗涼。
羸然虎溪子,遲我一虛床。
杳杳空寂舍,濛濛蓮桂香。
擁褐依西壁,紗燈靄中央。
|
|
宿報恩寺精舍解釋: 宿報恩寺精舍,是一首唐代詩人暢當所作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宿報恩寺精舍
鐘聲伴著佛號送別沈景,
繁星點綴著漸漸亮起的露珠。
芳香的蘭花在風中搖曳,
樹叢下的月色蒼蒼幽深。
夜晚殿堂像一座山岳橫亙,
茂密的松樹如溪流涼爽。
孤寂的虎溪子瘦弱地蜷縮,
我在一張虛空的床上癡癡等待。
這個幽靜的寺舍深深地蕩漾著,
蓮花和桂花的香氣繚繞不散。
緊挨著西壁,我裹著一件褐衣,
紗燈在中央散發出淡淡的光芒。
詩中描述了詩人暢當在報恩寺精舍過夜的情景。夜晚,詩人聽到寺廟的鐘聲與佛號一起送別沈景(名士或友人的名字),天空中星星點綴,露水漸漸閃亮。詩人感嘆芳香的蘭花在風中搖曳,月光下的樹叢幽深蒼蒼。詩人形容寺廟的夜晚殿堂像一座橫亙的山岳,茂密的松樹使這個地方充滿涼爽的感覺。虎溪子這個人孤獨而瘦弱地蜷縮,詩人在一張虛空的床上等待。寺舍的氛圍給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蓮花和桂花的香氣彌漫其中。詩人挨著西壁,身上裹著一件褐衣,紗燈散發出淡淡的光芒。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夜晚寺廟的寧靜與神秘。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寺廟的氛圍,詩人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中所描繪的場景的美感并引發內心的思考。詩人以直接的描寫方式,不做過多的修飾,使詩詞更加質樸而真實。以靜謐的場景為背景,詩人表達了自己在這個寧靜中的孤獨和等待。整首詩詞以清新淡雅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給人一種寧靜、幽美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