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遷客二首 / 作者:于鵠 |
得罪誰人送,來時不到家。
白頭無侍子,多病向天涯。
莽蒼凌江水,黃昏見塞花。
如今賈誼賦,不漫說長沙。
流人何處去,萬里向江州。
孤驛瘴煙重,行人巴草秋。
上帆南去遠,送雁北看愁。
遍問炎方客,無人得白頭。
|
|
送遷客二首解釋: 《送遷客二首》是唐代詩人于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得罪誰人送,
來時不到家。
白頭無侍子,
多病向天涯。
莽蒼凌江水,
黃昏見塞花。
如今賈誼賦,
不漫說長沙。
流人何處去,
萬里向江州。
孤驛瘴煙重,
行人巴草秋。
上帆南去遠,
送雁北看愁。
遍問炎方客,
無人得白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離別時的深情和別離后的孤獨。詩人以感傷的語調表達了自己對遠行客人的送別之情,同時抒發了自己的心境和對流離失所的遭遇的痛苦的思考。詩中呈現了長沙、江州、炎方等地的景物,通過描寫自然的壯麗景色和行人旅途的凄涼,詩人進一步表達了離別的凄楚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展示了離別的悲傷和孤獨。首句揭示了送別的場景,作者不禁自問:“得罪誰人送,來時不到家。”詩人感嘆自己離別時沒有受到親友的送別,也沒有回到家中。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年老無侍子、身體多病的境況,遠離家鄉,流離在天涯。這種孤獨和痛苦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
莽蒼凌江水,黃昏見塞花,描繪了江水奔騰的景象和夕陽下邊塞的花朵,突顯了自然環境的壯麗和無情,與詩人內心的孤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接著,詩人提到了賈誼的賦作,以此暗示自己的才華無處施展,不能像賈誼那樣在文壇上有所成就。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行人離去的場景,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孤驛瘴煙重,行人巴草秋,詩人描繪了孤獨的驛站和遠行時荒涼的景象。上帆南去遠,送雁北看愁,詩人通過船帆南去、北方遷徙的候鳥來象征自己遠離家鄉的遭遇。最后兩句“遍問炎方客,無人得白頭”表達了詩人孤獨尋覓的心情,無論問遍多少炎方的客人,都無法找到與自己有共同遭遇的人。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塑造了詩人的孤獨和離別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比喻,進一步加深了讀者對詩人內心感受的體驗。這首詩詞展示了于鵠對離別和流離失所的痛苦深刻的體驗,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感受,以及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反思。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