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王道者(一作贈隱者) / 作者:于鵠 |
去尋長不出,門似絕人行。
床下石苔滿,屋頭秋草生。
學琴寒月短,寫易晚窗明。
唯到黃昏后,溪中聞磬聲。
|
|
贈王道者(一作贈隱者)解釋: 《贈王道者(一作贈隱者)》
去尋長不出,
門似絕人行。
床下石苔滿,
屋頭秋草生。
學琴寒月短,
寫易晚窗明。
唯到黃昏后,
溪中聞磬聲。
中文譯文:
尋找千百回已經沒有結果,
門跡稀疏,很少有人經過。
床下石頭長滿了苔蘚,
房頂上秋草茂盛生長。
學琴彈奏,寒月不久,
寫字容易卻花費晚上明亮的窗燈。
只有到黃昏之后,
才能在溪水中聽見鐘磬的聲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遺憾自己多次尋找道士卻未能如愿的經歷,表達了對于理想目標的追求和失望。詩中的“長不出”指的是找不到道士,寓意著詩人一直以來的努力和心血都沒有取得成果。門表示道士的住所,但門前鮮有行人,形容尋找的困難。描寫床下的“石苔滿”,表示道士已經離開許久,住所顯得荒蕪。房頂“秋草生”則象征時光的流逝,表示道士之前的歲月已經過去。學琴寒月短,寫易晚窗明,形容道士的居所荒涼而寂靜,只有到黃昏時分,才能聽見溪水中傳來的鐘磬聲,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對尋求心靈寄托的渴望。整首詩意境明朗,詠物具體生動,給人一種遺憾和孤寂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