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中月明夜聞笛 / 作者:于鵠 |
浦里移舟候信風(fēng),蘆花漠漠夜江空。
更深何處人吹笛,疑是孤吟寒水中。
|
|
舟中月明夜聞笛解釋: 《舟中月明夜聞笛》是唐代詩人于鵠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船中明亮的月夜聽到笛聲
浦里移舟候信風(fēng),
蘆花漠漠夜江空。
更深何處人吹笛,
疑是孤吟寒水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在船中夜晚聽到笛聲的場景。詩人在船上等待風(fēng)向合適,準備繼續(xù)航行。夜晚的江面上蘆葦茂密,月光照射下來,江面一片空曠。在這個寂靜的夜晚,詩人聽到了深處傳來的笛聲,但是他無法確定是誰在吹奏,只覺得那個人猶如獨自在寒冷的水中吟唱。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個寂靜而空曠的夜晚景象,通過詩人在船中聆聽笛聲的描寫,傳達了一種孤寂和思索的情感。詩中的"浦里移舟候信風(fēng)"表現(xiàn)了詩人對風(fēng)向的期待,同時也隱喻出他對未知前程的期盼。"蘆花漠漠夜江空"的描繪增強了夜晚的寂靜和空曠感,給人一種靜謐的氛圍。而"更深何處人吹笛"這句,將笛聲傳來的位置描述為"更深",強化了詩人對身處船中、聽到笛聲之人身份的猜疑和好奇。最后的"疑是孤吟寒水中"表達了詩人的感受,他以為那個吹笛之人在孤獨的寒冷水中吟唱,這種孤寂與無助的情緒通過詩人的猜測得以體現(xiàn)。
整首詩以簡短的四句表達了詩人在夜晚船中聽到笛聲時的情感和思緒,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內(nèi)心感受的描繪,傳達了一種幽寂與思索的意境。作者通過詩中的細膩描寫,抓住了夜晚的靜謐與寂寞,展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和深沉。整首詩意境空靈,給人以清幽的感覺,讀來令人心生遐思,引發(fā)對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