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中月明夜聞笛 / 作者:于鵠 |
浦里移舟候信風,蘆花漠漠夜江空。
更深何處人吹笛,疑是孤吟寒水中。
|
|
舟中月明夜聞笛解釋: 《舟中月明夜聞笛》是唐代于鵠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在船中,月色明亮的夜晚,我聽到了笛聲。
在浦里等候著船移動,期待著風信的到來,
夜色中,蘆花朦朧,江面空闊。
更深的地方,有人吹奏著笛子,
我懷疑那聲音是孤獨的吟唱,傳來自寒冷的水中。
詩意:
《舟中月明夜聞笛》描繪了一幅夜晚江船行駛的景象。詩人坐在船中,月光照亮著周圍的一切,寂靜的夜晚只有笛聲回蕩。他等待著風的到來,希望船能繼續前行。在這靜謐的夜晚,江面上漂浮著蘆花,一片空曠。然而,在更深的地方,詩人聽到了笛聲,他猜測那是一個人在寒冷的水中吹奏笛子,孤獨地吟唱著。
賞析:
《舟中月明夜聞笛》通過描繪夜晚江船行駛的景象,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寂靜。詩中運用了月明、笛聲、蘆花等意象,營造了一種寧靜的氛圍。船中的詩人借助夜色和江水的靜謐,感受到了內心的孤獨和對未知風的期待。而那突然傳來的笛聲更加強烈地勾起了他內心深處的感傷和思緒。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生活中孤獨和不確定性的感慨,給人一種靜謐而富有意境的藝術享受。同時,這首詩也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敏銳感知,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對于自然的深情體驗。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夜晚江船行駛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未知的渴望,同時展示了他對自然的細膩感受和情感的抒發,具有深遠的意境和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