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碧玉 / 作者:于鵠 |
新繡籠裙豆蔻花,路人笑上返金車。
霓裳禁曲無人解,暗問梨園弟子家。
|
|
贈碧玉解釋: 《贈碧玉》是唐代于鵠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新繡籠裙豆蔻花,
路人笑上返金車。
霓裳禁曲無人解,
暗問梨園弟子家。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一個名叫碧玉的女子的故事,表達了對她的贊美和思念之情。碧玉新繡了一條美麗的籠裙,上面繡著豆蔻花,但當她走在街上時,卻有人冷笑她的歸宿之地只是一輛金車。她所演唱的《霓裳羽衣曲》卻無人能夠理解,只有在暗中問詢梨園戲曲學生才能得到答案。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碧玉的遭遇和內心的孤獨。首先,碧玉新繡的籠裙上繡著豆蔻花,這是一種象征新鮮和美麗的花朵,表達了她自身的優(yōu)雅和魅力。然而,當她走在街上時,卻遭到了路人的冷嘲熱諷,這反映了社會對她身份的輕視和不理解。
詩中提到的《霓裳羽衣曲》是一首禁曲,只有特定的人才能理解它的含義。這里的霓裳指的是傳說中仙女所穿的服裝,是華麗而神秘的象征。作者通過描繪碧玉演唱這首禁曲,暗示她具有非凡的才藝和內在的美。然而,這首曲子無人能夠理解,只有在梨園戲曲學生中才能找到答案,暗示她的才華被埋沒和誤解。
整首詩詞通過對碧玉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她的贊美和同情之情。碧玉作為一個具有才華和美貌的女子,卻受到社會的冷落和誤解,她的才藝無人欣賞,內心的孤獨感在詩中得到了體現(xiàn)。這首詩詞在抒發(fā)對碧玉的同情之余,也反映了唐代社會對于女性才華的局限和束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