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水 / 作者:蘇軾 |
舍棹忽逾月,沙塵困遠行。
襄陽逢漢水,偶似蜀江清。
蜀江固浩蕩,中有蛟與鯨。
漢水亦云廣,欲涉安敢輕。
文王化南國,游女儼如卿。
洲中浣紗子,環珮鏘鏘鳴。
古風隨世變,寒水空泠泠。
過之不敢慢,佇立整冠纓。
|
|
漢水解釋:
《漢水》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舍棹忽逾月,沙塵困遠行。
拋下篙棹,船只忽然超過了月亮,沙塵困擾著遠行。
襄陽逢漢水,偶似蜀江清。
在襄陽遇到漢水,偶爾有蜀江的清澈之感。
蜀江固浩蕩,中有蛟與鯨。
蜀江的水勢浩蕩,其中有蛟龍和鯨魚。
漢水亦云廣,欲涉安敢輕。
漢水也被譽為廣闊之水,想要涉足其中,豈可輕視。
文王化南國,游女儼如卿。
文王化南方國家,游女們儀態端莊如貴族。
洲中浣紗子,環珮鏘鏘鳴。
洲中有女子在洗滌紗布,環佩發出清脆的聲響。
古風隨世變,寒水空泠泠。
古代風尚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寒冷的水流空泠泠作響。
過之不敢慢,佇立整冠纓。
經過這里,不敢停留,只是站立著整理冠帶。
詩意和賞析:
《漢水》描繪了蘇軾在漫長旅途中抵達漢水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月亮、沙塵、蜀江等自然元素,表達了作者對旅途中的疲憊和迷茫的感受。襄陽的漢水給了他一種若有所思的感覺,仿佛又回到了蜀江的清澈之地。與此同時,他也意識到漢水的廣闊和雄渾,暗示了旅途中的艱險與挑戰。接著,他以游女作為對比,表現了她們高貴的儀態和品行,突出了時代的變遷和人事的無常。最后,詩中展現了作者對漢水的敬畏之情,經過時不敢停留,只能整理冠帶,繼續前行。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為線索,通過對比和借景抒發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蘇軾以獨特的筆觸描繪了旅途中的滄桑和不安,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事變遷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蘇軾對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對歷史傳承的感慨,具有典型的宋代詩歌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