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州西湖 / 作者:蘇軾 |
西湖小雨晴,滟滟春渠長。
來従古城角,夜半傳新響。
使君欲春游,浚沼役千掌。
紛紜具畚鍤,鬧若蟻運壤。
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猶怏。
惟有落殘梅,標格若矜爽。
游人坌已集,挈榼三且兩。
醉客臥道傍,扶起尚偃仰。
池臺信宏麗,貴與民同賞。
但恐城市歡,不知田野愴。
潁川七不登,野氣長蒼莽。
誰知萬里客,湖上獨長想。
|
|
許州西湖解釋:
《許州西湖》是蘇軾創作于宋代的一首詩詞,描繪了許州(今江蘇揚州)西湖的景色和人們的生活情景。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許州西湖》
西湖小雨晴,
滟滟春渠長。
來従古城角,
夜半傳新響。
使君欲春游,
浚沼役千掌。
紛紜具畚鍤,
鬧若蟻運壤。
夭桃弄春色,
生意寒猶怏。
惟有落殘梅,
標格若矜爽。
游人坌已集,
挈榼三且兩。
醉客臥道傍,
扶起尚偃仰。
池臺信宏麗,
貴與民同賞。
但恐城市歡,
不知田野愴。
潁川七不登,
野氣長蒼莽。
誰知萬里客,
湖上獨長想。
譯文:
小雨過后,西湖重現晴朗,
春水悠長如織。
從古城角落傳來,
深夜時分響起新聲。
使君想要春游,
為整治湖泊而勞作的人數以千計。
大家手持畚箕和鋤頭,
喧鬧得猶如螞蟻運土。
嬌艷的桃花玩弄著春色,
但生機之寒仍然讓人憂傷。
只有那凋謝的梅花,
依然顯得高潔而自負。
游人們已經聚集,
端著酒器三兩成群。
醉倒的客人躺在路旁,
扶起來時還是不穩。
池塘和臺階堪稱宏麗,
貴族和百姓一同欣賞。
但我擔心城市的繁華,
卻不知道田野的凄涼。
潁川七曲的河道無法登臨,
野氣長時間籠罩著蒼莽。
誰能理解那萬里之外的客人,
獨自在湖上懷念著。
詩意和賞析:
《許州西湖》以描繪許州(揚州)西湖的景色和人們的生活情景為主題,展現了春天的景色和人們的勞作場景。詩中通過描寫西湖春雨后的晴朗景色、城市的繁忙和湖上的寂靜,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情的觸動。
詩詞開篇描繪了小雨過后的西湖,春水如織,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受。接著,詩人描述了城市的喧鬧景象,浚沼工程的繁忙場景,以及人們在勞作中的辛勞。這些描寫表達了現實生活的熱鬧與忙碌,同時也暗示了人們對閑暇和自然的向往。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繪桃花的嬌艷和梅花的高潔來對比春天的喜悅和凋謝之感,表達了對生命和人事的深沉思考。詩末,作者提到潁川七不登,指的是當時詩人身處的地方無法登臨潁川的山川景色,由此引發了對遠方客人的思念和對鄉野的懷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們的生活場景,通過對城市和鄉野的對比,以及對自然的贊美和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思索,以及對鄉愁和遠方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既有對自然的觀察和贊美,又通過對城市和鄉村的對比揭示出社會的冷漠和物質的繁華。同時,通過對遠方客人的思念,表達了對故鄉和平淡生活的向往和懷念。
整體上,《許州西湖》展現了蘇軾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獨特感悟,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傳達了作者對自然美、人情味和田園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