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燈花一首贈王十六 / 作者:蘇軾 |
金粟釵頭次第多,起看缺月帶斜河。
懸知瑞草橋邊夜,笑指燈花說老坡。
|
|
燈花一首贈王十六解釋:
《燈花一首贈王十六》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金粟釵頭次第多,
起看缺月帶斜河。
懸知瑞草橋邊夜,
笑指燈花說老坡。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于夜晚景色的贊美和對友人王十六的贈詩之情。詩人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色,以及一些象征意義的元素,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友情的珍視。
賞析:
首句“金粟釵頭次第多”,描繪了燈花的繁盛景象。金粟釵是一種形狀優美的發飾,這里用來比喻燈花,意味著燈花的盛開如同金粟釵頭的繁多。這個形象生動地展現了燈花的繁榮景象。
第二句“起看缺月帶斜河”,通過描繪月亮和河流的景象,營造出夜晚的氛圍。缺月和斜河給人一種寂靜和迷離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變幻。
第三句“懸知瑞草橋邊夜”,詩人以瑞草橋為背景,描繪了夜晚的景色。這里的“懸知”暗示了作者對友人不在場的思念之情,也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瑞草橋是蘇軾與王十六常常相聚的地方,夜晚的景色更加增添了情感的寄托。
最后一句“笑指燈花說老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情誼和歡樂。詩人笑著指著燈花,以燈花為媒介,向王十六傳達友情和喜悅。說“老坡”可能指友人的別號或地名,也體現了詩人與友人的親近和輕松的交往。
整首詩詞通過對夜晚景色的描繪,以及對瑞草橋和燈花的聯想,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和友情的思念和珍視之情。同時,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賦予了詩詞一種富有情感和意境的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