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至東都先寄令狐留守 / 作者:白居易 |
黃鳥無聲葉滿枝,閑吟想到洛城時。
惜逢金谷三春盡,恨拜銅樓一月遲。
詩境忽來還自得,醉鄉潛去與誰期。
東都添個狂賓客,先報壺觴風月知。
|
|
將至東都先寄令狐留守解釋:
《將至東都先寄令狐留守》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鳥無聲葉滿枝,
閑吟想到洛城時。
惜逢金谷三春盡,
恨拜銅樓一月遲。
詩境忽來還自得,
醉鄉潛去與誰期。
東都添個狂賓客,
先報壺觴風月知。
中文譯文:
黃鳥無聲,樹葉滿枝,
我閑吟時想起洛陽城。
可惜我來到金谷時,已錯過了三個春天的盡頭,
心中懊悔,只恨不能早些登上銅樓。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白居易在東都(洛陽)的感受和思考。詩人坐在閑暇之時,看到黃鳥在枝頭無聲地棲息,樹葉滿枝,引發了他對洛陽城的回憶和思念之情。然而,當他來到金谷時,已經錯過了連續三個春天的美景,對此感到惋惜和懊悔,心中怨恨自己錯過了欣賞春天的機會。
然而,詩人在創作的過程中,忽然感受到了一種詩境的降臨,頗為得意和自得。他沉浸在這種境界之中,感到仿佛置身于醉鄉之中,得到了心靈的滿足。他不知道自己的醉鄉將會潛去何處,也不知道與誰會有相會之期。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東都(洛陽)的期待和祝愿。他希望東都能夠迎來一位狂放不羈的賓客,那個賓客先為他報告東都的壺觴美酒和風月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東都的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同時也顯露出對詩境和閑適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黃鳥和滿枝的葉子這一自然景象,喚起了他對洛陽城的回憶和思念之情。金谷三春盡、銅樓一月遲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惋惜和懊悔之情。
詩人在寫作的過程中,突然感受到了一種詩境的降臨,這種境界讓他得到了滿足和自得。詩人的心境由此轉向,他不再思念過去的美景,而是展望未來,期待著東都能夠迎來一位狂放不羈的賓客,帶來美酒和風月之歡愉。
整首詩以簡短的篇幅表達了詩人對東都的思念、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了白居易獨特的感悟和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