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鄰里往還 / 作者:白居易 |
問予何故獨安然,免被饑寒婚嫁牽。
骨肉都盧無十口,糧儲依約有三年。
但能斗藪人間事,便是逍遙地上仙。
唯恐往還相厭賤,南家飲酒北家眠。
|
|
贈鄰里往還解釋:
《贈鄰里往還》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鄰里之間互相往來的珍視和感激之情。
詩中,詩人詢問鄰里為何能安然無事,免受饑寒之苦而無需為了謀生而結婚或者被迫嫁娶。詩人家中雖然只有骨肉親屬數人,但沒有受到饑寒之苦,因為詩人存有糧食三年之量。詩人感嘆自己能夠解放于人間的紛擾之事,成為逍遙自在的仙人。但同時,詩人也擔心鄰里之間過多往來會使彼此感到厭倦或貶低,所以他規定:南家飲酒,北家安眠。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是:
問你為何能夠安然無事,
免受饑寒之苦而無需結婚。
我這個家庭只有幾口人,
卻有三年的糧食儲備。
只要能夠與世事相抗爭,
就是在塵世中的自由仙人。
唯恐鄰里往來會讓彼此厭倦,
就讓南家飲酒,北家安眠。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鄰里之間互相幫助和照顧的贊賞之情。詩人感激鄰里對他們的關心和友善,使他們得以免受饑寒之苦。同時,詩人也意識到親近的人之間要保持適度的距離和交往的規范,避免相互之間產生疲倦或輕視。這體現了詩人重視鄰里之間的和睦與穩定關系的價值觀。
詩中還有一種逍遙自在、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人將自己能夠不受世俗之事所擾,專注于生活的美好與純粹比作成為一個逍遙自在的仙人。這種意境讓人感受到一種超然物外的情懷,表達了詩人對于清凈和寧靜的向往。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贊頌鄰里之間的和睦和友愛,表達了詩人對鄰里之間的珍視和感激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于超脫塵世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