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堰閑行 / 作者:白居易 |
洛陽堰上新晴日,長夏門前欲暮春。
遇酒即沽逢樹歇,七年此地作閑人。
|
|
洛陽堰閑行解釋:
《洛陽堰閑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洛陽堰上新晴日,
長夏門前欲暮春。
遇酒即沽逢樹歇,
七年此地作閑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白居易在洛陽堰上漫步的情景。明媚的陽光照耀在洛陽堰上,給人一種新晴日的感覺。盡管時值長夏,但是門前的景色卻像是暮春的樣子,顯得格外宜人。詩人在這里遇到酒就暢飲,遇到樹就停下腳步歇息,度過了七年的時光,成為了這個地方的閑散之人。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閑適的場景。詩人通過描繪洛陽堰上的陽光和門前的景色,展示了自然的美好和四季的變遷。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盡情地享受著生活的悠閑,暢飲美酒,靠樹休息,度過了七年的時光。詩中的洛陽堰成為了詩人逍遙自在的象征,而詩人自己則成為了這片土地上的一個閑散之人。
整首詩以簡潔的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展示了他對逍遙自在、無拘無束生活方式的向往。詩中沒有華麗的修辭,卻通過簡單的描寫傳達了寧靜和自由的情感。同時,詩人以自身為中心,通過描寫自己在洛陽堰上的閑適生活,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放逐和超脫,體現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某種抗爭和反抗。這種對自由和閑適生活的向往,也可以看作是詩人對塵世中煩惱和紛擾的逃避和追求內心寧靜的一種訴求。
總之,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洛陽堰上的美景和詩人的閑適生活,寄托了詩人對自由和寧靜的追求,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逍遙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