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三游洞 / 作者:蘇軾 |
凍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屨凍蒼苔滑。
不辭攜被巖底眠,洞口云深夜無月。
|
|
游三游洞解釋:
《游三游洞》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凍雨霏霏半成雪,
游人屨凍蒼苔滑。
不辭攜被巖底眠,
洞口云深夜無月。
譯文:
凍雨飄飄幾乎變成雪,
行人的鞋凍得青苔滑。
毫不在乎,攜帶被躺在巖石底,
洞口云霧深處,夜晚無月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冰冷而幽靜的景象。詩中的游人穿行在凍雨中,鞋底被凍得滑溜,但他們并不在意,選擇在洞穴里休息。洞口云霧彌漫,夜晚沒有月光。這首詩通過描繪寂靜、寒冷和孤寂的氛圍,傳達了詩人內心的冷靜和無欲的境界。
賞析:
《游三游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刻畫了一幅景色凄涼、安靜的畫面。詩人通過描繪凍雨幾乎變成雪的景象,以及游人的鞋底凍滑,展示了嚴寒的自然環境。然而,詩人又通過游人不辭攜被躺在巖石底的描寫,表達了對物質舒適的超脫態度。洞口云霧深處,夜晚無月光,給人一種幽靜、神秘的感覺,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寂靜和深邃。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詩人超脫塵世的境界,讓人感受到一種寧靜和超然的氛圍。
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獨特的寫作風格和他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通過簡短的文字,詩人成功地創造了一種凄涼寂靜的意境,讓讀者在安靜中感受到一種超越世俗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