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次韻二守同訪新居 / 作者:蘇軾 |
此生真欲老墻陰,卻掃都忘歲月深。
拔薤已觀賢守政,折蔬聊慰故人心。
風流賀監常吳語,憔悴鐘儀獨楚音。
治狀兩邦俱第一,穎川歸去肯重臨。
|
|
又次韻二守同訪新居解釋:
《又次韻二守同訪新居》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真心希望能夠住在這墻蔭之下,卻忘卻了歲月的深沉。
已經拔掉了薤草,觀賞著明智的守政之人,折下蔬菜以慰故人的心。
風流的賀監經常說吳語,憔悴的鐘儀卻獨唱楚音。
治理狀況在兩個國家都名列第一,穎川歸去是否愿再次光臨?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蘇軾拜訪新居時的心情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人借助新居的景物和人物來表達自己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友情、政治等方面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墻蔭、歲月、薤草、守政、蔬菜、賀監、吳語、鐘儀、楚音、治理、兩邦、穎川等形象的描寫,展示了蘇軾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首先,詩中的"墻陰"象征著寧靜和隱逸的生活環境,詩人渴望在這樣的環境下老去,暗示了他對平淡生活的向往。
其次,詩人提到"拔薤已觀賢守政",表達了他欣賞明智的官員并從中得到一些啟示。薤草是一種草本植物,此處象征著詩人對于政治的關注和對官員的期待。
接著,詩人提到"折蔬聊慰故人心",表達了他通過采摘蔬菜來慰問朋友的心情。這里的蔬菜象征著樸素的生活和真誠的情誼。
詩中還描繪了賀監、鐘儀等人物形象,通過他們的言談和狀態,展示了賀監風流而憔悴,鐘儀音樂才華出眾但孤獨的形象,以此凸顯自己對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最后,詩人提到治理狀況在兩個國家都名列第一,穎川歸去是否愿再次光臨。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于穎川的思念和對治理狀況的關注,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于重回故地的期待和思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詩人蘇軾內心的感悟和對生活的思考。通過對景物和人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安寧、友情、政治和歸鄉的向往,展示了他獨特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