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州北路傍老柳樹 / 作者:白居易 |
皮枯緣受風霜久,條短為應攀折頻。
但見半衰當此路,不知初種是何人。
雪花零碎逐年減,煙葉稀疏隨分新。
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猶勝不逢春。
|
|
題州北路傍老柳樹解釋:
《題州北路傍老柳樹》
皮枯緣受風霜久,
條短為應攀折頻。
但見半衰當此路,
不知初種是何人。
雪花零碎逐年減,
煙葉稀疏隨分新。
莫道老株芳意少,
逢春猶勝不逢春。
中文譯文:
這株老柳樹,皮膚已經因為風霜而枯萎,
枝條短小,似乎常常被攀折。
只見它半截凋零在這條路旁,
卻不知最初是哪個人種下的。
雪花年年散落減少,
煙葉稀疏時而更新。
不要說老樹芳意減少,
逢春時依然比不逢春更美。
詩意和賞析:
《題州北路傍老柳樹》描繪了一棵老柳樹的凄涼景象。樹枝的皮膚因為長期受風霜之苦而枯萎,長勢不佳,常常被人攀折。樹雖已衰老,卻依然依靠傍路而生存,見證了許多年歲的變遷。然而,盡管它面對風霜雪雨的磨礪,卻無法得知最初是由何人種下。隨著歲月的流逝,樹上的雪花漸漸減少,煙葉也稀疏不再茂盛,但這并不妨礙老樹綻放出自己的芳香和美麗。詩人通過描寫這棵老柳樹,表達了自然界中萬物的生命力和不朽的美。
這首詩體現了白居易的浪漫主義風格,他將一顆老樹與人類的生活聯系在一起,抒發了人對美和生命力的追求。詩中的老柳樹雖然年歲已高,受到風霜之苦,但它仍然具有芳香和美麗。這給人以啟示,即使在逆境中,我們也能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和美麗。同時也揭示了歲月更迭的無情,人類的來去匆匆,追問了樹的起源和人的去留,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和時間的思考。整首詩表現出詩人對生命的敬仰和對美的追求,引發讀者對生命和自然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