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螢 / 作者:徐夤 |
月墜西樓夜影空,透簾穿幕達房櫳。
流光堪在珠璣列,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黃卷字,輕輕化出綠蕪叢。
欲知應候何時節,六月初迎大暑風。
|
|
螢解釋: 《螢》是唐代詩人徐夤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西樓的月亮落下,夜幕下的影子空空蕩蕩。
透過簾子穿過幕簾到達房梁。
流動的光影就像珠璣一樣排列有序,
明亮如火卻不生長在榆柳樹中。
一一照亮黃色卷子上的文字,
輕輕地形成了綠色的蕪草叢。
想要知道等待的是何時的季節,
初入六月正迎來大暑的風。
詩意:
《螢》以夜晚中的螢火蟲為主題,通過描繪月亮、光影和綠草等細膩的景象,表現了世界的神秘和詩人內心的感悟。詩中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月亮的下沉以及光影的流動,暗示了時間的流轉和變幻無常。在詩人的描寫下,這些流動的光影宛如珠璣,與綠草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幽靜而華麗的夜景。而詩末則提到了六月初迎來的大暑和炎熱的風,暗示了大自然的循環和時間的推移。
賞析:
《螢》通過對夜景的描繪,展示了唐代詩人擅長的"以景言志"的特點。詩人以細膩的文字描摹了月亮下沉、光影流動的景象,通過這些景象的變幻和秩序,抒發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悟。詩中的光影、珠璣等形象運用巧妙,與綠草交相輝映,以細膩的意象和音韻烘托出夜景的神秘和美感。最后的六月初迎來的大暑和炎熱的風,則暗含著對時間流轉和自然律的思考。整個詩詞構思巧妙,描寫細膩,意境清幽,展現出徐夤的詩人才華和對生命的深刻洞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