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出門 / 作者:白居易 |
不出門來又數旬,將何銷日與誰親。
鶴籠開處見君子,書卷展時逢古人。
自靜其心延壽命,無求于物長精神。
能行便是真修道,何必降魔調伏身。
|
|
不出門解釋:
《不出門》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的作品。該詩刻畫了一個遠離塵囂的人,以靜心修行,追求內在的精神品質。
譯文:
不出門來又數旬,
將何銷日與誰親。
鶴籠開處見君子,
書卷展時逢古人。
自靜其心延壽命,
無求于物長精神。
能行便是真修道,
何必降魔調伏身。
詩意:
這首詩以一種淡泊的心境,描述了詩人不出門而遠離塵囂的生活狀態。他意味深長地問道,不外出的時間怎么能花得如此之久?他詢問自己,他的日子是如何度過的,與誰相伴。
他提到,當鶴籠打開時,他能夠看到賢人;而當他展開書卷時,他又能遇見古代的偉大人物。這表明詩人通過讀書修身養性,與智者和文人進行精神交流。
詩人倡導自我靜心修行,延長壽命,追求精神上的提升。他認為精神的成長不需仰賴于物質的追求。能夠實踐道義并做到有所行動,就是真正的修行,而不僅僅是通過降魔調伏外在的事物。
賞析:
《不出門》是一首以靜心修行為主題的詩歌。詩人通過表露自己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一種清靜的愿景。詩中所言不出門則指的是避開紛擾的塵世,將精神和快樂建立在內在修行的基礎上。
詩人通過與自然和書籍的接觸來尋求內在的愉悅和滿足感。他認為,只有通過內心的平靜和自我修行,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和精神富足。
這首詩倡導了一種簡樸的生活方式,并表達了淡泊名利的態度。它引導人們深入思考,追求內在的美和喜悅,而不是通過追求外在的物質財富來滿足自身的需求。
總體而言,《不出門》生動地描述了一種遠離喧囂的精神狀態,通過靜心修行來獲得內心的安寧和滿足。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精神世界的關注和重視,對于內在修行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