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尋僧不遇(一作夜尋僧,僧游山未歸) / 作者:于武陵 |
數歇度煙水,漸非塵俗間。
泉聲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石路幾回雪,竹房猶閉關。
不知雙樹客,何處與云閑。
|
|
夜尋僧不遇(一作夜尋僧,僧游山未歸)解釋: 夜尋僧不遇(一作夜尋僧,僧游山未歸)
數歇度煙水,漸非塵俗間。
泉聲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石路幾回雪,竹房猶閉關。
不知雙樹客,何處與云閑。
譯文:
數次行走過煙水江,漸漸離開塵世間。
泉水的聲音進入到秋天的寺廟,月光在寒山上空遍布。
石路已經數次被雪覆蓋,竹房依然緊閉。
不知道那雙樹下的游客,現在在哪里與云一起閑逛。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尋找僧人但未能相遇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如煙水江、秋天的寺廟、寒山、雪和竹房等,營造出寂靜、寒冷、孤獨的氛圍。作者在夜晚寂靜的山野中追尋僧人,但未能找到他。最后,作者對失去的雙樹客的下落充滿了疑問。
賞析:
這首詩以簡短而凝練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夜晚尋找僧人的心情和與自然景物的互動。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詩歌的情感隱喻得到了擴展和強化。將人與自然相結合,使詩歌更具意境和情感共鳴。詩人在詩中流露出尋求心靈寄托和舒緩孤獨的愿望,同時展現出對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對人類生活的思考。整首詩意境清幽,表達了作者獨自在寒夜中追尋僧人卻孤立無助的心情,呈現了一種令人動容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