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陪崔中丞浣花溪宴得暄字 / 作者:張謂 |
旌節臨溪口,寒郊斗覺暄。
紅亭移酒席,畫鹢逗江村。
云帶歌聲飏,風飄舞袖翻。
花間催秉燭,川上欲黃昏。
|
|
早春陪崔中丞浣花溪宴得暄字解釋: 《早春陪崔中丞浣花溪宴得暄字》是一首唐代詩歌,作者是張謂。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旌節臨溪口,
寒郊斗覺暄。
紅亭移酒席,
畫鹢逗江村。
云帶歌聲飏,
風飄舞袖翻。
花間催秉燭,
川上欲黃昏。
譯文:
旌節高高懸掛在溪口,
在寒冷的郊外感受到了春天的暖意。
紅色的亭子里移動著酒席,
畫鹢逗留在江村之間。
云彩帶著歌聲隨風飄蕩,
風吹動著衣袖,翻起層層波紋。
花叢中急促地點燃蠟燭,
黃昏即將來臨,川流中已有一絲黃昏之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一個宴會的場景。早春時節,寒冷還沒完全消退,覺得明顯的暖意,旌節高高掛在溪口,裝點著這個喜慶的場合。紅亭里的宴席被不斷地移動,人們在亭子里飲酒歡聚。畫鹢逗留在江村之間,增添了一份自然的生趣和寧靜的氛圍。詩人描述了飄動的云和隨風翻動的衣袖,為詩中的場景增添了一種動感?;▍仓屑贝俚攸c燃蠟燭,預示著黃昏的到來,而川流也逐漸顯現出黃昏的景象。整首詩以輕松愉快的筆調描繪了春天的早晨宴會,給人以愉悅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