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日先勞動掛楮錢 / 作者:王炎 |
昔人最重去墳墓,絕喜歸來老一邱。
豈是他山無筍蕨,只緣故國有松楸。
百年暫住人間世,千古俱為地下游。
色境悲歡雖夢事,楮錢聊掛樹梢頭。
|
|
清明日先勞動掛楮錢解釋: 《清明日先勞動掛楮錢》是宋代詩人王炎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明日先勞動掛楮錢,
昔人最重去墳墓,
絕喜歸來老一邱。
豈是他山無筍蕨,
只緣故國有松楸。
百年暫住人間世,
千古俱為地下游。
色境悲歡雖夢事,
楮錢聊掛樹梢頭。
中文譯文:
在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先勞動掛上楮錢,
古人最重視去掃墓,
不再歡喜回到老家一座小山。
難道他山上沒有嫩筍和蕨菜,
只因故國擁有松樹和楸樹。
百年的暫住是人間的世界,
千古都成為地下的旅人。
人世間的歡樂和悲傷雖然都是如夢般的事情,
掛上楮錢只能在樹梢上尋得些許安慰。
詩意和賞析:
《清明日先勞動掛楮錢》是一首描繪清明節(jié)的詩詞。清明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的祭掃祖先墓地的節(jié)日,王炎通過詩詞表達了對清明節(jié)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古人掃墓的重要性,這是一種尊重和緬懷祖先的行為。然而,詩人卻不再歡喜回到老家,可能是因為時光流轉(zhuǎn),家鄉(xiāng)的變化讓他感到陌生和遺憾。
接下來的幾句詩,王炎以山林的景物作為象征,表達了對故國的眷戀和思念。他用"他山"表示他人的家鄉(xiāng),暗示了他離鄉(xiāng)背井的心情。雖然在他身處的地方可能沒有嫩筍和蕨菜這樣的美味,但他仍然感到心有所系,因為他的故國擁有松樹和楸樹,這些象征著故國的文化和精神。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人生的短暫和人們都將成為地下的旅人。無論是過去的百年還是未來的千古,都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短暫停留。盡管人們在世間經(jīng)歷了各種悲歡離合,但這些都只是虛幻而如夢的事情。最后一句提到掛上楮錢,楮錢是清明時節(jié)用來祭祀祖先的紙錢,在樹梢上掛上楮錢,或許是詩人表達無法直接與祖先交流的無奈,只能寄托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清明節(jié)為背景,通過描繪墓地、家鄉(xiāng)和人生的瞬息萬變,表達了詩人對故國的眷戀和對人生短暫的思考。詩詞中的意象深遠,抒發(fā)了對過去和未來的思索,以及對故國和生命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