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申十二月二十八夜雷 / 作者:王炎 |
殘臘方淫雨,中宵忽怒雷。
更長頻展轉,夢斷但驚猜。
凍雪何時解,春風幾日來。
龍蛇今在蟄,墐戶不宜開。
|
|
壬申十二月二十八夜雷解釋: 詩詞:《壬申十二月二十八夜雷》
朝代:宋代
作者:王炎
中文譯文:
殘冬的最后一個月,雨水依然淅淅瀝瀝,深夜之中突然傳來怒雷。雷聲此起彼伏,回蕩不絕,使人在夢中猝然驚醒。冰雪何時會融化,春風又需幾日才會到來。龍和蛇如今還藏匿在地下,屋內不宜開啟窗戶。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壬申年(宋代)十二月二十八夜晚的景象。詩人以雨水和雷聲為背景,表達了殘冬尚未過去的時節,大自然的變化與人們期待春天的心情形成鮮明的對比。雷聲的突然響起使人們在寧靜的夜晚從夢中驚醒,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和不可預測性。詩中提到冰雪何時解凍以及春風何時到來,暗示了人們對于春天的渴望與期待。詩的最后,詩人以龍和蛇蟄伏的形象,告誡人們不要過早開啟屋內的窗戶,暗示著寒冷的冬天還未過去,春天的氣息尚未充分到來。
賞析:
《壬申十二月二十八夜雷》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冬夜的景象,通過自然的描寫展現了人們對于春天的期待與焦慮。詩中的雷聲突然響起,給人以意外和震撼,使人們在寧靜中驚醒,暗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不可預測性。詩人通過描繪冰雪未融化、春風尚未到來的景象,表達了對于春天的渴望和迫切感。最后,詩人運用龍和蛇的形象,以一種巧妙的方式暗示了寒冷的冬天尚未過去,人們仍需保持警惕,不宜過早放松。整首詩在簡短的文字中巧妙地表達了人們對于自然變化的感知和對于春天到來的期待,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