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三十日作 / 作者:白居易 |
今朝三月盡,寂寞春事畢。
黃鳥漸無聲,朱櫻新結實。
臨風獨長嘆,此嘆意非一。
半百過九年,艷陽殘一日。
隨年減歡笑,逐日添衰疾。
且遣花下歌,送此杯中物。
|
|
三月三十日作解釋:
《三月三十日作》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解析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天是三月三十日,春天的一切活動都已經結束了,我感到孤寂。黃鳥漸漸不再鳴叫,紅櫻桃開始結實。我站在風中,獨自長嘆,這個嘆息意味深長。我已經過了五十歲,又度過了九年,美麗的陽光只剩下最后一天。隨著年歲的增長,歡笑減少,疾病卻增加。我不妨讓花朵下面唱歌,把這杯中的酒送給大家。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三月三十日的心情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春天即將結束,一切春天的景物和活動已經告一段落,給人一種孤寂的感覺。黃鳥不再鳴叫,紅櫻桃已經結實,象征著季節的轉移和生命的延續。詩人獨自站在風中,發出長嘆,表達了內心深處的思索和感慨。詩人已經過了半百之年,九年又過去了,美好的陽光只剩下最后一天,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年齡的增長。隨著歲月的增長,歡笑減少,而疾病卻逐日增加,反映了人的生命逐漸衰老的無奈和無常。最后,詩人希望讓花朵唱歌,把自己的心情和酒意分享給大家,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光的追求。
賞析:
《三月三十日作》是一首具有深情和哲理的詩詞作品。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的描繪,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變遷的思考。詩中的春天和花朵象征著生命的美好和短暫,而詩人的感慨和嘆息則體現了人對時光易逝和生命無常的領悟。詩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喚起了讀者對時間流逝和生命價值的思考,引發共鳴。詩詞中的對比和意象的運用,使作品更加豐富有趣,給人以深刻的藝術享受。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和時光的感慨,引發人們對生命的思考。通過描繪春天的結束和個人的經歷,詩人抒發了對時間的思索和對生活的熱愛。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描繪,展示了白居易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生命哲學的思考,是唐代詩歌的經典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