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胡 / 作者:李隆基 |
雜虜忽猖狂,無何敢亂常。
羽書朝繼入,烽火夜相望。
將出兇門勇,兵因死地強。
蒙輪皆突騎,按劍盡鷹揚。
鼓角雄山野,龍蛇入戰場。
流膏潤沙漠,濺血染鋒铓。
霧掃清玄塞,云開靜朔方。
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
|
|
平胡解釋: 平胡
雜虜忽猖狂,無何敢亂常。
羽書朝繼入,烽火夜相望。
將出兇門勇,兵因死地強。
蒙輪皆突騎,按劍盡鷹揚。
鼓角雄山野,龍蛇入戰場。
流膏潤沙漠,濺血染鋒铓。
霧掃清玄塞,云開靜朔方。
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
中文譯文:
胡人狂放無忌,卻敢觸犯常態?
羽書傳遞消息,烽火夜晚相對。
將士奮勇出關,因戰死而強大。
蒙古鐵騎如猛士,手握利劍飛揚。
鼓角聲響徹山野,龍蛇般入戰場。
鮮血流淌滋潤沙漠,戰刀劍染成鋒芒。
煙霧散去清晰關塞,云霞散開寧靜朔方。
英勇的戰功已經建立,文治的美德不敢自比前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皇帝李隆基創作的一首有關戰爭的詩。詩中描述了雜虜猖狂的景象,但他們卻不敢肆意破害國家的安定。詩人通過描寫戰爭中將士們的英勇,表達了愿意為國家奮勇戰斗,舍生忘死的決心。詩中還描繪了戰爭的場面,鼓角聲和英勇的戰士們在廣袤山野上戰斗的景象。最后,詩人通過對戰勝與前朝帝王的比較,展示了自己的武功已經建立,但對文德的追求還有待努力。整首詩表現了作者對國家戰爭事業的關注和對文治的思考,以及對武功和文德的意識和追求。 |
|